但是项目组听取了李元的意见,要得一片晶圆。</P>
出访的三人之一,朱宝仪原是无线电一厂的技术员,使用过国产的4英寸晶圆。</P>
肉眼观察,发现表面氧化不完整,厚薄不一。</P>
回到国内,送到无线电一厂,用于制造收音机芯片,发现次品率远高于国产晶圆。</P>
在证据面前,项目组放弃引进,开始考虑优化制备工艺,以期降低成本。</P>
1977年11月,新的制备工艺验证后,反而远低于1964年固化下的工艺,成本不减反增。</P>
问题是工艺的复杂的升了50%。</P>
项目组不得不放弃。</P>
同期,准备立项研究6英寸晶圆的制备规程。</P>
由于过去几次失败的教训,项目一直得不到批准,已经修改2版。</P>
1978年3月份,因工作推展不利,许领导被调离领导岗位。</P>
1978年6月份,位于五道口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完成。占地面积高达50亩。</P>
一座6层办公楼,每层建筑面积突破2400平米,总建筑面积平米。</P>
里面除了自行车停车棚和一座露天篮球场,就是最靠东边的食堂。</P>
同期,所有成员入住,李元也被调入国家半导体实验室。</P>
技术职称评为3级,收入为240.5元。</P>
并被任命为晶圆制备实验室的副主任,主要负责党务工作。</P>
晶圆制备实验室在2层有整整一层的无尘实验室,里面有着全套4英寸生产线。</P>
1年半的历练,田昊彻底坐实晶圆制备实验室主任一职。</P>
李元,在这个实验室也彻底失去话语权。</P>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P>
同期,李元没有和杨婷商量,偷偷辞去公职。</P>
田昊只是表面挽留,内心狂喜,为了照顾老同志,最后的处理意见是停薪留职。</P>
从1977年初开始,到1978年底,从雄心勃勃,到中途摸鱼,最后停薪留职。</P>
在表面上,李元在半导体上面毫无建树。</P>
实际上,两年来,他的主要精力全都扑在了“女娲1号”智能架构的搭建,就连涡扇100都丢在了一边。</P>
两年的投入,“女娲1号”终于有了一点人工智能的影子。</P>
1、她可以根据需求,辅助李元完成方案设计,并进行有限元仿真;</P>
2、她可以根据需求,自动从数据库里提取测试脚本,搭建测试方案,并自动执行;</P>
3、她除了具备计算机功能,还是一个智能测试平台;</P>
4、如果和专用精密机床对接,她可以进行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已经突破0.1丝也就是1微米;</P>
5、她有三只眼睛,后部一只,前方两只,可以进行激光和光学收集图像。</P>
目前她只能做到从不同视点,获取同一个目标场景多幅图像,然后基于特征的立体重构等算法求取场景深度和空间结构信息。</P>
由于占用的资源太多,目前只是一个阉割版的功能。</P>
等将来条件成熟,可以为之设立专门的计算单元和数据库。</P>
自从李元辞职,每天他还按时按点上下班。</P>
最近他正在附近寻摸有独立产权的四合院,短期可以作为工作室,长期也算作一笔投资。</P>
通过王主任和陈兵,他见过几个院子,都不太满意。</P>
虽然有独立产权,但是院子里都是租户,想要清理出去,那是天方夜谭。</P>
今天刚骑车出了巷子口,就看到向他招手的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