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保密,李元必须和他们透个底。</P>
“放心吧,现在负责代工的是军方的工厂,我们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肯定不会泄密。</P>
等蛇口三期工程完成,到时我们就可以自己生产了”。</P>
“那就没有问题了”。</P>
阎解放也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是他接手的第一个业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P>
李元之所以和他们谈到军方,一是将来和军方有着更多的合作,想向他们保密很难。</P>
第二,他们过去也一直和军方合作,对保密条例的内容可以说是滚瓜烂熟。</P>
安排好任务,李元把精力重新放到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组装上。</P>
之前设计的加速度传感器、元器件和电路板早已到手,一直没有时间焊接调试。</P>
现在终于空闲下来,他准备赶快把飞控系统的架子打起来。</P>
不然再过一个阶段,他就要有的忙。</P>
童代表已经向轧钢厂定制了10套精密机床的零部件,估计再有一个多月就要送到他的手中。</P>
到时就要有的忙。</P>
忙完机床的事情,估计实验室就能够入驻了。</P>
虽然琐事由梁志祥忙碌,但是他需要给调过来的人安排工作。</P>
到时飞控系统又要耽误。</P>
只要装备一定数量的“红箭1”无人机,到时,所有敌人就要想想他们能不能扛得住无人机的打击。</P>
接下来,如果在雷达技术上再有所突破,那么红箭1无人机将变成查打一体机。</P>
在作为中继作用的前提下,还可以变成电子对抗和电子预警。</P>
只要红箭1无人机设计成功,他将会有无限的改装前景。</P>
李元越想越兴奋,拿出所有零件开始焊接、组装。</P>
飞控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部分:</P>
飞控计算机、飞控面板、传感器、电动舵机、通信设备和电源系统。</P>
通信设备是由京都工业学院负责,电动舵机和电源系统由北方飞机研究院负责,其他都3部分都归李元。</P>
飞控计算机FK1000:其核心处理单元,是两片“钧天8100”正在使用的“祖冲100”cpU。</P>
这颗芯片采用pGV3.5同样的架构,只不过主频提高到了240mhz。</P>
通过北桥芯片连接,有着各自独立的ddR,共享一组电子硬盘。</P>
外部总线布设4条cAN总线和两条独立的以太网总线。</P>
传感器:有陀螺仪、三轴加速度、温度和高度传感器。</P>
飞控面板:以机械按钮为主,搭配4块16cm*8cm的液晶屏。</P>
不是不想使用大屏,而是现在技术无法实现。</P>
为了适应高海波低温环境,在液晶屏表面增加了加热网。</P>
传感器和飞控面板由cAN总线相连到FK1000。</P>
电动舵机同样通过cAN总线与FK1000相连接,通信设备和侦察设备分别通过以太网相连。</P>
长宽高分别是:42cm*18cm*25cm。</P>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全部采用冗余设计,分为A\/b两系。</P>
一套出现问题,另一套可直接盯上。</P>
两系同时工作,数据实时同步,到时可以实现无缝切换。</P>
一月后,李元负责的样机顺利完成。</P>
接下来便是写入程序,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测试。</P>
程序早就由女娲1号完成,并且完成了仿真测试。</P>
由于没有后世的卫星定位,李元用三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数据,构建出惯性导航数据,用于确定飞行的距离。</P>
结合侦察设备,可以进行位置矫正。</P>
如此,在没有卫星定位的情况下,红箭1无人机可以给出相对准确的位置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