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矛盾(2 / 2)

五零见闻录 徐氏三千金 1638 字 10个月前

赵明感觉自己不是在跟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话,而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正常人话她是一句都听不懂啊。刘老大不是说这孩子特别聪明吗,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P>

其实这一次,赵明从头到尾安的都不是什么好心,或者说,他在娶了刘氏之后,这两个便宜继子在他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过赵芹这个从小都不怎么受重视的闺女了,再者本来赵芹也不是他的亲闺女,是他媳妇的一个朋友的,那个人也是穷苦人家,生了闺女就不想养了,抱到家里来,冒充亲闺女的。但是这事儿,现在就他知道,他也准备把这个消息带到棺材里</P>

赵芹认字并不代表她受宠,赵明培养赵芹本身就是冲着把他送到府上当小老婆去的,赵明给人家当管账,赵芹耳濡目染的也是这些东西,再加上赵芹聪明啊,学习速度极快。但是,赵芹没有完成他给府里老爷当岳父的梦想。</P>

就是因为后来东家遭了兵灾,赵家仓皇出逃,赵明怕自己被牵扯的大了,就把赵芹送给齐家换了盘缠,逃跑了,齐家用不多的盘缠换了一个媳妇,虽然赵芹走得时候把自己挣得钱全都拿走了,但是她可是实实在在的伺候了齐远一家人接近五年,这种糊涂账没法说。</P>

今天上午进院子的时候,赵明安排赵立功去找赵芹的人时候,被刘满金听了一耳朵,立刻就上心了,赵芹和赵鑫的大名,整个南锣那都是听过的,有了这层关系,他就有了歪心思,他想把自家儿子和赵鑫撮合成一对,毕竟自家人懂自家事,自家儿子什么样,他可是清楚的很,三岁看老,现在这个浑样,以后也难有出息。</P>

但是赵鑫有出息啊,现在就在读五年级,这肯定是大学生的苗子啊,就算是她以后出不来了,不还有赵芹吗,她现在可是实打实的干部,能看着自己唯一的闺女受罪吗。所以刘满金找到刘氏,实话实说,但是刘氏自然不会说实话了,就给赵明说了一个可以让赵芹改嫁的主意,对赵鑫的第二个安置,那也是刘氏提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刘氏答应了,以后刘满金,刘满银,兄弟俩一起改姓赵。</P>

人家可是从来都是为赵芹考虑,连让他大孙子和赵鑫定亲,那也是她大孙子吃亏了。一个连女儿都不怎么在乎的人,怎么会在乎一个外孙女呢,所以他又想了一个处置方案,那就是把赵鑫送回东北去。</P>

“我是你姥爷,我和你结什么婚,我问你,你想不想你奶奶,你爷爷,你二叔,你爸,你二婶他们啊,你二婶给你生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弟弟,你要不要回去看看啊?”</P>

“我妈会带我回去吗?我妈不去我也不去。反正,我和我妈一直在一起。”</P>

(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不过现实中女主是一个工厂的科长,最后的结局是女主嫁给了她继母家的老二,她女儿嫁给了继母的大孙子)</P>

赵明见赵鑫实在是油盐不进,也丧失了和她聊天的耐心,反正来日方长。吃饭的时候,赵鑫靠着赵芹笑的特别开心,还和赵芹说着悄悄话,把刚刚她怎么逗赵明的话告诉了赵芹,反正她们娘俩单独一间屋吃饭,谁也不知道。这赵明也是老古董了,女眷没资格上桌,另开一席,本来刘氏作为女主人应该陪着赵芹的,但是刘满金媳妇不是怀孕了吗,肚子不舒服,她赶着去嘘寒问暖了。</P>

吃过了饭,赵芹和赵明说起了赵立功的婚事,赵明根本就没问赵芹推荐的是谁,“你说的这姑娘城里人还是农村人。”</P>

“人是城里的,不过,人家……”</P>

“不过什么不过,城里的有什么好,你看看你大嫂子娘家,直接就把她娘俩的口粮给包了,你弟弟要是娶个城里媳妇,再生了孩子,他们全家指着你弟弟一个喝西北风去啊,你别管了,立功,你媳妇这事儿听我的,别听你姐的,咱家条件又不差。”其实说起来,赵立功条件并不好,除了一个正式工作之外,别的啥都没有,但是话都说道这份上了,赵芹也懒得多说,讨人厌。刘满金也是因为结婚早才娶了一个农村媳妇,至于刘满银的媳妇,多少有一点跛。</P>

天黑了,赵芹带着赵鑫离开,结果刚一出胡同,就碰见一个大妈在那等着呢,“赵芹,等等,我有事给你说。”</P>

赵芹看了看空间里的大刀片子有了底气,“婶儿,啥事儿,你说。”</P>

这个大妈也明白赵芹的顾虑,站的也不近,也没把人往僻静地方拉,就这么开口,“赵芹啊,今天你去的是你爹家吧?”</P>

这事大家都知道,所以也没必要否认,“嗯,他们这不刚从东北搬过来。”</P>

“你们这么多年没见面了,你都不知道你爹变成啥样了,我给你说,你爹这算计着你呢,刘满金看上你家闺女了,想让他们定亲,找你爹出主意呢,你爹劝你改嫁是假,算计你闺女是真。”大妈这话九真一假,但是赵芹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受宠,但是还是接受不了一个继子都能算计亲闺女的情况。</P>

“婶儿,你这是……”</P>

“他刘家和我有仇,凡事他们家能好的,我都要插一脚。”这仇也简单,大妈小儿子为了一个糖饼仗着年纪大把刘满金的大儿子打了,刘满金上门把人家儿子也打了,本来没啥事儿了,但是当晚大妈的儿子发了烧,现在干啥都傻呵呵的。</P>

听完了大妈的说法,赵芹算是有一点相信她,这事儿稍微打听一下就行。“婶儿,这事我弟弟知道吗?”</P>

“知道,他怎么不知道啊,今天上午他们算计这事儿的时候,他也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