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也比较忙,拒绝了主任和大队长邀饭,他们还要赶车回去,这次的采访也着急写成稿子刊登到报纸上。</P>
记者:“那我们就先离开了,回头报纸出来了,会送一份给你的。”这话是对着宋颂说的。</P>
宋颂笑了笑,说:“不用特地寄给我,我直接去定一年份的,就当是支持咱们报社的工作了。”</P>
记者:“也不是特地,每一个被采访的当事人,都会得到一份当期的报纸,这是我们报社的惯例了。不过你愿意订报纸支持我们工作,当然是最好不过了。”</P>
离开了这个地方,谁又能知道她到底订不订,毕竟一年份的报纸钱可不是小钱,不过好话谁不会说。</P>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女知青当真是很有钱,根本不在意订报纸这点小钱。</P>
送走了报社记者和摄像师,大队长也带着宋颂告辞离开了。</P>
其实同大队其他知青早就已经走了,只是宋颂被单独留下来了,所以六人帮其他几个人也跟着留下来等她。</P>
他们出了礼堂,直接在知青办门卫那里借了两条长凳子,在知青办院子里的大树下坐着等宋颂。</P>
宋颂出来以后,直接跟着大家一起走了。</P>
他们也没在公社停留很久,去供销社消费掉了一些快过期的票据就打道回村了。</P>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回村以后大队长还特意召开了一次全村大会,就为了特地再表扬宋颂一次。</P>
这下好了,宋颂又一次在村里大大出名了一回。</P>
以至于接下来好长时间,宋颂只要出门,就会被遇见的村民们拉着夸。</P>
————————</P>
服装厂那边的毛线活儿,随着天气的回暖,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任务量了。</P>
对于村民们来说,虽然很惋惜,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天气问题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P>
春秋冬衣物主打保暖,但是春天开始服装厂就要开始把重点任务放在单薄适合夏天的衣物了。</P>
大队长为此还特意来找宋颂,宋颂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不过对于大队长的求助,宋颂也没有一口回绝,只说看下半年。</P>
毕竟这是人家厂子里的生产要求,她也没有能力让人家没需求,还硬性产生需求。</P>
宋颂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考虑到,事情发展到这样,就已经没有宋颂可以插手的地方了,除非是等下半年,等服装厂又有生产需求了,她手上的其它图纸才有用武之地。</P>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也没有其它事情发生,宋颂维持着上工下工,休息,偶尔骑着自行车去公社逛逛的休闲日子。</P>
这天,大队长专门召集了所有知青,宣布了工农兵大学的名额。</P>
之前说过,大队里一共就得到了两个名额,一个分给村里,一个给知青院这边。。</P>
村里的名额,早几天就已经确定了,给一个宋颂不怎么认识的男生,是一个叫杨信瘦弱男生,听说是个寡母带大的,从小身子骨就很差,地里的重活儿都干不了,家里家外都是他妈妈和姐姐一手包办的。</P>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杨新脑子好,从小读书就厉害,认定了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所以一直都很自律,从不肯让自己的成绩落于人后。而且他对妈妈和姐姐都很孝顺,身体弱不能下地干重活,他就把家里那些零碎的小活儿都包了,就为了不让妈妈姐姐多操心。</P>
听说他家养的鸡鸭,也大多都是杨新喂养的,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杨新都会把家里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都做了,包括但不限于洗衣做饭,扫地养鸡。</P>
宋颂对这样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是抱有欣赏的。</P>
知青这边的名额,最后定下来给的是林德忠。</P>
这也算是意料之内的结果了。</P>
林德忠是目前知青院待得最久的一批知青之一,平时为人正派有责任心,知青院在他的管理下一支没出过什么大事儿。而且他在大队里一直风平很好,在几个村里领导面前也是印象很好。</P>
所以对于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落在他头上这件事情,大家都不意外。</P>
但这只是外人觉得,其他几个没被选上的心里还是有不舒服的。</P>
这些不舒服,在大队长离开以后就直接摆到脸上了。</P>
“林知青,恭喜你了。”</P>
就是平时最和气的王秀知青,这会儿也没心情为林德忠感到高兴了。这会儿她脸上已经没有什么高兴的表情。这会儿能恭喜林德忠知青一声,已经是她用尽力气说出的话。</P>
虽然她也有想过这次轮不上自己,她也知道林知青和嫁到村里的那个叶知青比自己有优势。但结果出来的时候,她还是觉得难以接受。</P>
心就跟在黄连水里滚了一圈一样。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回城,她只知道,自己又一次错过了离开的机会。</P>
王秀今年已经不年轻了,她下乡这么多年,年年都错过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P>
有的时候是大队没分到名额,有的时候是名额只有一个抓阄给了村里孩子,还有一次,分了两个名额给知青院,大家抓阄分配。当时知青院人少,一共就五个人,五分之二的机会,她都给错过了。</P>
今年又提起了工农兵大学,她想就算是论资历也该到自己了,可是她高兴到忘记了,林德忠比自己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