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接收他们,剩下的钱正好全部买成粮食,作为大家的落户粮。</P>
毕竟就算分给了他们土地,他们也能尽快种上粮食,但要等到粮食收获也总有个过程。</P>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伙总要吃喝吧?剩下的钱就是来保障这个的。</P>
虽说安家落户时,当地官府也会给予一定的安置费,但是就那点安置费,还真不够。</P>
毕竟到了一个新地方落户,首先房子是要盖的,盖好了房子,分了房子,房契地契也都是要办的。</P>
更何况夏天过去就是秋天,紧跟着就到了冬天了,也不知道这边气候如何,但棉衣棉被总得添置的吧?</P>
还有一些当时无法带着赶路的东西,比如部分农具,还有锅碗瓢盆,这些有缺的,居家过日子总得添置吧?</P>
不说别的,就说知云一家。</P>
这一路上全家吃饭都全靠瓦罐呢,等安置下来了,总不能一天三顿饭也全靠瓦罐吧?</P>
怎么的也得添一口铁锅。</P>
开始逃荒的时候把铁锅抛下了也是迫不得已,毕竟马车上又是行李又是人,实在是没有地方安置那口铁锅了。</P>
当然这也是因为知云手里有钱,心里不慌。</P>
再往南走,路过赣城下属的几个县后,下一座城池,就到了连都城。</P>
这段路的距离虽然不近,不过因为现在不缺水不缺吃的,与其说是逃荒,倒不如说是迁徙了。</P>
若不是因为大家伙手里缺钱,不敢在路上过多停留,这一路还能走得更轻松些。</P>
都说南方多瘴气。但他们压根没走到那么远,因此这边的天气虽然也有些湿热,却怎么也达不到有瘴气的程度。</P>
一行人穿州过府,又过了大半个月后,终于到达了连都城的时候,两帮人马终于分开了。</P>
果然不出知云所料,那一群人就不是什么普通人,车里坐着的那位老爷子,竟然是连都城知府大人家的老太爷。</P>
不过知不知道的,知云也没想过去占他家的便宜。</P>
连都城还是接收逃难来的流民的,再加上有老太爷的关系,负责安置的官员也没有把他们这一群人分散,加入到其他村里去,而是给他们单独挑了一块地方。</P>
名字也没改,依旧让他们叫李家庄。</P>
只是房屋需要他们自己盖,地也需要他们自己开荒,按照当朝的规定,新开垦出来的荒地可以免两年税,两年之后就得交两分税了。</P>
因为现在还没有彻底安顿下来,许多的准备工作都需要做,所以只给他们办了一个总户籍。</P>
衙门里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去安置,等安置好后,再去衙门里备案。为每个人都登记详细户籍。</P>
当然,在他们拿到这个所谓的集体户籍之后,原来分散到个人手中的户籍也都被收了上去,暂时交由衙门里保管。</P>
知云的手里不缺钱,为人也不怕事,所以这一次盖房子的时候,就盖了瓦房。</P>
盖房子的人也不是他们自己村上的,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需要盖房子,谁也顾不上谁,所以知云就在连都城里找了专门盖房子的那一群人帮忙盖的。</P>
她也没有把房屋设计成出格的样子,也没弄什么下水道,抽水马桶之类的,就仿照着城里大户人家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