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云都新主(2 / 2)

羲华对此倒也无所谓,毕竟早一日确立新帝,阿弥便能早一日摆脱无妄的觊觎。

至于其他四位,对迎回萧轲珣继位,自然也是乐见其成。对比一个稚子,珣王作为先王弟,更适合重整破裂的山河。况且,四位老臣还有一个隐秘的担忧——他们害怕血脉相承,有励苍帝这样的父亲,且是由忍受屈辱的母亲而诞下的孩子,骨子里亦有不安定的因素,幼时虽然不显,可谁也无法保证将来会不会是第二个极端。

所以,对于“高风亮节”的承天殿,四位老臣还是对其极有好感的,尤其是太史令,亲自向萧轲珣引见了他。

萧轲珣从未识得承天殿的“阿吉先生”,但他既然要重整云都,自然对方方面面皆了如指掌。早便知道当然从珠萃宫中救人的便是他,如今又见他能孤身将阿弥带出来,可见消息无误。

对于这承天殿中仅次于天女娘娘的第二号人物,日后少不得要打交道,他有意与之交好,便分外热络道:“阁下便是阿吉先生?幸会!”

羲华此时对他并无恶意,毕竟几年前匆匆一面,萧轲珣留给她的印象尚可,尤其是他对扶摇情深义重,倒是令她记忆犹新。

“阿羲曾与我说起珣王殿下,如今一见,果然是人中之龙!”

凡人常以“真龙天子”指代人间帝王,这话如今从她嘴里说出来,别有一番意味。至少,那五位老臣都觉得自己明白了,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眸中,隐隐怀着兴奋。

要知道,承天殿如今在云都威望甚重,他们先前承诺集神权于承天殿,得举国之供养,其实不过是顺水推舟。即便天女娘娘无意于掌控天子的废立,但经她之口所出的话,几乎等同于神谕。

有这句话,珣王殿下的皇位自然板上钉钉,无人可撼了。

客套话说完,人也见过了,羲华再留于此并无意义。但她此行本不是来见萧轲珣和这帮老头子的,阿弥没有回来,她自然也不会走。

几名老臣自然不会让场面冷下去,太傅和太史令将萧轲珣以往的功业翻出来讲了又讲,诸多溢美之词不要钱地向他身上堆叠,羲华听着,有些腻味。

太傅还罢了,太史令为人一向寡淡,如今却亲自下场谄媚,羲华暗自揣度,觉得他是为了自己的女儿。

与姚国公一样,太史令家的长千金亦曾在励苍帝后宫为妃,不过才貌不如珠妃,心机差姚皇后千里,入宫十年一直籍籍无名,属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照理,改朝换代,后宫的妃嫔们大多不得善终。但励苍帝伏诛、姚皇后疯癫,后宫无主,还是太史令提议,放先帝的妃嫔出宫自寻前程,他自家的千金亦在此列。

听说那位淑妃归家后便被关入了家祠,自此不可能再见天日。而太史令还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幼女,近来频频到访承天殿,所带鲜花供奉车载斗量,进殿之后便在天女像前一跪便是半日,其“虔诚”之态令人“感佩”。

羲华当时还纳闷,好好一位贵女不在深闺娇养,何故做作至此。如今倒是明白了,大概是太史令想效法姚国公,送一个女儿来承天殿镀一镀“仙缘”,由此开启后宫青云之路。

可惜啊,羲华摇了摇头,她因扶摇和萧轲珣与这承天国结缘,又为了阿弥做了那神坛上的天女,一行一止皆非初心。如今励苍帝之祸已平,她也厌倦了此地,不久之后便将翩然而去,这帝位的归属,以及后宫的纷争,她都不想再管了。

太史令此人文辞倒是出彩,半个时辰绝无重话,羲华却听得索然无味,暗想是否该给他下个禁言咒,好叫自己耳朵清净一会儿。

所幸这会儿阿弥回来了,他被一个比他略高了二寸的小姑娘牵着,满脸欣喜,蹦蹦跳跳地走了进来。

因为侍女和小厮皆被屏退,他们一路畅行无阻,到了厅中,小姑娘脆生生唤了上首之人一声:“爹爹!”

阿弥得九韶教养,见两侧众人亦不怯场,亦朗声见礼:“见过世叔!”而后又对羲华行礼:“师尊,徒儿回来了。”

在座几位老臣都是见过阿弥的,并无甚反应。唯独萧轲珣第一次得见,激动莫名,走下座来一把抱起他,道:”你是阿弥对不对?我认得你颊边的这颗红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