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曲水流觞,共论英贤(2 / 2)

“千来千去,听得下官头晕,请恕下官直言,诸葛宰相口中之英雄人数,似乎与千字所能表述之意思数量,息息相关!还有,永圣赵行卓率众出使我北晋王朝,怎么就成了地狱无门?说得我北晋好像是什么龙潭虎穴一般?下官暂以东道主之身份在此表个态度,万一赵行卓真的有来无回,那也绝对与我北晋君臣无关!我朝此次联姻秦王、交好天焱,可谓天下百年难见之盛事,正因如此,难免会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宵小之辈,在暗中喘喘欲动,意图破坏!是故,经两国君臣协商,特允秦王亲统五千羽营所属,到我北晋迎娶永宁公主!”</P>

涉及本国名声,魏先据理力争之后,又义正辞严地做出了保证。</P>

其实,就算魏先不说,在场之人、天下众人都心里明白,赵行卓此次之北晋行程,绝对凶多吉少!何以?永圣与北晋交战正酣,他一敌国使臣,北晋朝野能给他什么好脸色?更为致命的是,过去不久之天下特使大会期间,赵行卓竟然暗中密令永圣边军,数次伏击安可一于兴州地界,导致上千北晋禁军战死异地,就连年老之卫将军——水浅,也命丧他国……这般境况之下,赵行卓居然还大张旗鼓地出使北晋,置北晋千万国人之颜面尊严于何地?此等国仇、此等羞辱,纵使北晋君臣为了大局而强行忍气吞声,北晋江湖上之有志之士,也断断不会放过这次截杀赵行卓之机会。</P>

“将来之事,姑且不论,诸葛宰相能不以成败论英雄,下官佩服!只是,方才所论之英雄,有太子王侯,有上将军、卫将军、骠骑大将军,为何偏偏没有一国帝君?难道在诸葛宰相眼中,这诸国帝君,算不得英雄?”</P>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直言死谏可以,背后品评,不可以!天下英雄何其多,又何必拘泥于王侯将相、三公九卿?突遭袭击、与城共存亡之天焱将军——李演,身中埋伏、宁死不降之中玄将军——古铁,苦劝无果、死而复生之昭兴将军——梁错,重伤不治、以死护主之苏胤副将——孟无伤,还有血染文武之年轻将军——卫诺、孤军奋战之昭武镇南将军——司马空、撞柱而亡之昭武兵部尚书——段立,谁能说他们不是英雄?谁又敢说他们不是英雄?一场战争胜败之背后,多少人埋尸荒野?多少人妻离子散?‘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诚然是也!”</P>

听到梅无一妄言天下诸国帝君,秦夜不等他人作答,立即出言否定,转而最终将话题引申到战事残酷之层面上!</P>

“难怪秦王一直追问苏胤上将军之眷属、难怪秦王可以放着唾手可得之帝州不要、难怪秦王每每攻取一处州郡城池都要免除赋税……秦王作为当世战神,尚有如此仁心,百姓幸甚、天下幸甚!风雨在此有礼了!”</P>

诸葛风雨听完秦夜所言,心中顿时感慨万千,深深为其仁民爱物之情所折服!于是当即起身,对着秦夜恭敬地行了一个天揖之礼。</P>

魏先见状,感同身受,亦同诸葛风雨一般,对着秦夜行了天揖之礼。</P>

秦夜拦下意欲起身行礼之梅无一,与诸葛风雨和魏先如出一辙,庄重地回了一个天揖之礼。</P>

正当几人会意大笑之时,各种鲜嫩之肉类已经完成烤制,纷纷呈了上来……于是乎,无论是以秦夜为主之男子一方,还是以素荷居首之女方阵营,以及三国随行将士们,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尽情享用美食。</P>

一时间,纵横天下声、喝酒猜拳声、吟诗作赋声、嬉笑打骂声,逐步充斥在这兴州城外之深林清水旁……后经他人传扬,久而久之,今日之此间事宜,竟然成了一段佳话!引得众多才子美人,纷纷前来一睹此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