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五年之约(1 / 2)

“北晋边境一别,秦某对先生可是好生惦念!想不到,在这柴天改物之玄都,能有幸得遇先生,秦某此行足矣。”听闻诸葛风雨到访,秦夜立即放下手中要务,亲自跑到门口相迎。

纵然两人前天已经见过一面,但由于各国使团尽皆在场,所以并未有过多的交流;加之秦夜又缺席昨日的大会,诸葛风雨无奈,唯有今日只身前来,相商两国军政。

眼见秦夜不称官职、热情异常,诸葛风雨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行了一礼:“西平之事,有劳秦王费心了。”

“若非先生力谏贵国帝君,允许我朝兵马通过珠州地界,赵御如何能一战取了北晋雨啸?秦某已经上奏吾皇并获恩准,特允贵国皇室质子还朝。”秦夜一面拉着诸葛风雨往书房走,一面开心地说出了这一令诸葛风雨大感意外的消息。

须知,质子、每年缴纳白银一百万两,可是天焱君臣保证五年内,不主动攻取西平珠州之两大条件!仅仅因为借道赵御大军,便免去其中之一,以诸葛风雨的老练及对秦夜之了解,笃定他必有另外的附加条件。

眼看书房中只有自己和秦夜,诸葛风雨接过他端来的热茶,小心问询:“不知秦王此等大恩,我西平朝野该当作何回报?”

“先生知道,五年之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风雨愚钝,还请秦王明示。”

“先生由北晋还朝之第一日,即当众杖责英王、腰斩白氏诸将,以雷霆手段迅速稳定了朝野军民之心!‘诸葛世多贤,一姓古所夸’,此乃秦某上次和先生分别之际所说,岂是虚言?”

“秦王上马为国开疆拓土、下马辅君治国安民,在您面前,风雨岂敢担当一个‘贤’字?”

“哈哈哈,秦某这种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人,说实话,最烦拐弯抹角、言不由衷这一套!可有些时候,话说的太过直白,非但显得自己粗鲁,还会伤了彼此的和气。”心知诸葛风雨不愿主动说破,秦夜起身大笑,再次做了铺垫。

诸葛风雨听后,没有立即回应,只是“用心”品着手中的热茶。

凭西平珠州当下之国力,意欲再通过军事战阵和天焱皇朝这等天下霸主、以及东极、玉衡、永圣这些强国一争天下,胜算微乎其微!唯有他们多强相争,同时陷于无休无止之战事而大耗国力、由盛转衰,西平珠州方有一线希望收复故土、还与旧都!

深知此理,诸葛风雨才会力排众议,态度强硬地逼满殿文武同意赵御兵马穿过珠州疆域——奇袭北晋雨啸!

正当朝野臣民、甚至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帝君——西门刃,逐步失去耐心之时,万幸,诸葛风雨与珠州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先是赵御不负众望,在一举拿下北晋雨啸城池之余,还通过接连死战,将雨啸所属郡县全部收到了天焱治下;紧接着,震怒不已的北晋朝野,立即和惶恐不安之永圣君臣放下百年仇怨,不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各自占有的恒州、花州交还对方,而且在天下一片哗然声中,飞快缔结盟约,组成二十万联军将士,稳步逼近赵御所在之雨啸州郡。

三国大战,已是一触即发!

只要亲临玄都道贺之北晋最王——梅无一、永圣永王——赵无心,回到各自母国,决然必是三国开战之日。这一几乎传遍天下的大事,诸葛风雨不信眼前的秦夜会听而不闻!可他非但没有火速赶往雨啸领军备战,居然还扬言要去游览其口中所谓的无双雄城——帝都永平!

此举,倒使历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风雨一时不明就里,所以今日才会借着商议两国军政要务的缘由,来公主府一探究竟!不料,秦夜却不按常理地与自己打起了哑谜;心中思虑一番,反正梅无一和赵无心此刻已经踏上回国路程,他觉得再无必要刻意隐瞒,于是起身跟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