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春节里17-心照不宣(2 / 2)

华山畿之雪倾 珂于誉焉 1124 字 10个月前

肖容见女儿女婿相处融洽,满心欣慰。她见母亲胃口不是太好,就挑了一块儿易消化的鱼肉细细挑出刺,端给她吃。然后也给婆婆挑好给她。</P>

孙沫见元俪吃得少,也给她弄了些鱼肉,哄她吃。元俪吵着吃饱了,孙沫眼珠一转,就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给她,刚说完就说她超时了,罚了一口,元俪抗议无效,只好认罚。再一次,元俪有了防备,抢得快了,孙沫又说她抢答了,还要罚。一连罚了几口,孙沫就把最后一口喂给了元俪。元俪说他耍无赖,她都吃撑了。孙沫安慰她,中午多吃点儿没事,一会儿咱们就出去消消食。</P>

看着他们的互动,元霄似有所悟。他觉得,孙沫是做给他看的。当然,他们年轻人的做派,他是学不来的。不过,他们长久夫妻之间的默契还是有的,不用那么花哨。他见肖容只顾给伺候老人了,自己也吃得有限,他也给肖容剔除鱼刺,夹好了鱼肉放到她的盘子中,,还轻声说了声“肖容,你辛苦了。”</P>

刚才女儿说到“一个女婿半个儿”,他也感触颇深。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在这点上,他一个正牌的合法的女婿,做的,连一个外人都不如。他都是逢年过节才去一次,每次他都嫌太冷清,呆不了五分钟。他没想过,他的岳母一个人是怎么过来的。</P>

有些事情都是肖容一个人帮母亲在做。有一次同事说起,说他见肖容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罐气为躲一个孩子摔倒了,罐子也滚落下来。他见她提着困难,就上前帮忙扎紧了。他对他说了声“谢谢”,却没有理解他眼神的含义。人家是在埋汰他呀!</P>

自从因为她为母亲多买了一些布料和丝线,他说她接济娘家,她发了急,忍不住朝他吼,她母亲就她一个女儿,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她结了婚就可以对她不管不顾吗?他懂什么是接济娘家吗?</P>

以后,她再没有要求他为她的家做过一件事。无论多忙多累,每隔几天她都会回去一次,独自解决母亲的生活问题。而他,基本按时上下班,似乎也从没想过替她进这份孝……</P>

他亏欠的是她的家呀!可是,肖容,从来没有要求过他,她只要求自己了。</P>

肖容见到碗中的鱼肉,听着丈夫的温柔嘱咐,看了他一眼,却没说什么。也许有些情绪,但不是感动。</P>

他是受了刺激?他只能称得起一个好父亲,也勉强算得上一个好儿子,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女婿。他们的婚事由母亲一力促成,他娶她也许太容易了,反而不知珍惜。他爱孩子胜过爱她。他怜惜她,更多的是外人般的怜惜,而不是丈夫对妻子。</P>

就像有情的人未必能写出千古绝唱的诗词,而写出感动千古的诗词的人,未必是真正有情的人。美丽的诗词感动了万千人,却唯独感动不了作者自己。那只是他几分钟的情绪而已。读诗词的人还深陷其中,而写诗词的已经置身事外了。最是无情是文人啊!</P>

她的母亲,看错了他。当初,母亲选择他,就是他们两家离得近,她不愿她走远。可是她不知道,心远,才是最远的距离。</P>

她忽然有一丝迷茫,自己牺牲一生的幸福成全他,牺牲自己余生的健康成全这个家,到底值不值得?倒落得被嫌弃的下场。既使现在他幡然悔悟,她冰冷了十多年的心还暖得回来吗?假如她不感动,也许他还觉得她不知好歹吧?如果她当时自私点儿任性点儿,事情会怎样?</P>

她知道,想这些没有意义。可是,她除了想,什么也做不了。她就只剩下想了,她愿意去想,都不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