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去年的税收,稻米不算,宝钞?还是别提了,添堵。</P>
只算白银一共才十万两,是的,没有听错,大明能收上国库的白银,只有十万两。</P>
大明没有商业税,只有盐棵。</P>
盐是不收税的,因为有盐引。</P>
盐引怎么用呢?</P>
比如南方的粮食拉到北直隶卫所,北直隶兵卫出盐引,然后商人拿着盐引去换盐,商人把盐卖掉就是银子。</P>
这个方法一直实行了很久,直到有一天被废掉了,然后北方卫所缺粮。</P>
为什么废掉呢?</P>
因为一些文化人动了心思,拉粮食一路北上太费钱了,不如直接盐引换盐,换银子来的方便。</P>
就这一个变动,要了大明半条命,这个文化人掘了北方兵士的根,挖了大明半壁江山,文人啊,心怀鬼胎,哭死。</P>
要不怎么说文人聪明?</P>
睁眼闭眼都是点子,身上长了一万个心眼,头发都是空的。</P>
大明又冒出来一个文人。</P>
把兵屯变成民屯,商屯,又要了半条命,大明的脊梁彻底被打断。</P>
没了盐引,明军没了钱,没了兵屯,明军没了粮食,大明军队,变成了文化人牵着的一条狗。</P>
每每想起,意难平。</P>
一个学府十二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P>
顶洪武十二年全国一年的白银税收。</P>
前面几秒都以为是听错了,后几秒才反应过来,这是要上天啊?开医馆如此赚钱?</P>
靠!当什么官啊?开医馆去算了。</P>
议论声越来越大,御史张敬之道:“启禀陛下,臣要参太医院弄虚作假,虚报赋税。”</P>
朱元璋……?</P>
太医令戴元礼站出来高声道:“你放屁,医学院进出账目明明白白,众大医不容羞辱。”</P>
老好人太医令戴元礼撅着白花花的胡子急了,能让太医令发火,张敬之也够狠的。</P>
自从学府进入正轨,戴元礼发现,老百姓看病根本就没有钱,吃药钱都紧巴。</P>
为了把学府办下去,戴元礼又和众医商量,最后递奏书给朱元璋,看病免费,药不免费。</P>
百姓看病没钱,也可以自己去采药,或者自己种药材,用药材换看病之所需。</P>
毕竟种的是地精,医生开的方子是田七,也只能用地精换田七了。</P>
那些有钱的看病,拎着田七?</P>
丢不起这个人,自古华夏人好面子,他们更好“面子”。</P>
钱收少了,他们都觉得你是庸医。</P>
学府都这样了,都免费了,你张敬之还说大医们贪污。</P>
你良心让狗吃了?</P>
李善长看一眼张敬之,心里叹息,以后你就自求多福吧,有病也没人去给你看。</P>
朱元璋看着张敬之很是无奈,御史嘛,可以瞎说,张敬之也算尽责,在胡惟庸案没结束的时候,还能出言相怼,也是个不怕死的。</P>
关键你怼御医,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吗?</P>
人吃五谷杂粮,哪个没病没灾的,张敬之,以后自求多福吧,咱也帮不了你。</P>
张敬之脸红了,尼玛,怼错了。</P>
眼珠一转,张敬之道:“陛下,医士考核也有大问题。”</P>
朱元璋没说话,这是冲谁来的啊?</P>
朱元璋看向戴元礼。</P>
戴元礼突然冷静下来,声音淡淡道:“原来张大人也懂医术,谁做医者还要张大人长长眼,还要过过督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