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好半天没说话,朱标道:“雄英,方孝孺是不是太年轻了啊?”</P>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道:“皇爷爷,咱老朱家反抗元廷的时候,皇爷爷比方孝孺更年轻,大明朝是年轻人的世界,早期蓬勃。</P>
为什么不给年轻人机会?</P>
编书而已,编的好不好都是一目了然。</P>
况且,这所学校,对应的是新技术的培养,让一个老学究过去,天天读之乎者也,能做出蒸汽机,化肥,钢铁,大船吗?”</P>
朱元璋看向朱标道:“新学校,就要用新人,大孙子说的对,放手让他们去折腾,年轻人嘛,没有点闯劲,天天低头哈腰的,能有什么出息?”</P>
朱标老脸一红,这是朱元璋在骂自己没主见啊。</P>
朱雄英汇报完这些天九州岛各作坊的进程。</P>
朱元璋想了想道:“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东西换成钱了?”</P>
朱雄英点点头道:“皇爷爷,新的商品一旦放入市场,必定对原来的商业模式产生冲击,像以前的商铺,商人,运输等,都会带来冲击。</P>
商业模式就会改变,变好变坏都难料。”</P>
朱元璋一头懵,老子卖东西换钱,然后充国库,再改善民生,怎么还是坏事?</P>
朱标道:“你的意思是重新建立一个商贸体系?”</P>
朱雄英道:“什么都瞒不了父亲。</P>
广州先推行了分地,又先推行皇奶奶的女人律法平等。</P>
这样广州的百姓从原来的一个人,就变成了两个人。</P>
更多的人参与种地。</P>
百姓是百业,并不局限于种地。</P>
他们会种草药,养殖,种果树。</P>
也会木匠,打铁,盖房子。</P>
做完这些,老百姓是闲不住的。</P>
若是我们把工业岛的技术和设备在广州铺开,他们一样可以进作坊。</P>
生产更多的新商品。</P>
蓝玉水军在广州补给,又有船舶制造司,这样的话。</P>
这些商品可以坐船远销海外,换回更多的粮食。</P>
特别是化肥和工业肥料。</P>
这个东西是增加产量,用的越多,产量越高。</P>
但是它有缺点。”</P>
朱元璋伸手打断道:“大孙子,你等会,化肥有缺点?是什么意思?”</P>
朱雄英摸摸鼻子道:“皇爷爷,你先别急。</P>
适量的用对土地和粮食产量是有益的,但是过量用就有害处。</P>
会形成土壤板结。</P>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拉一个铁犁可以耕地。</P>
当化肥用多了,两头牛都拉不动一个铁犁。”</P>
朱元璋拧着眉毛。</P>
朱标笑道:“父皇,先别担心,让雄英说完。”</P>
朱雄英心里抹汗:“这个量我们现在一直很保守,不敢大量使用。</P>
具体一亩需要多少化肥,我们心里也没底。</P>
所以我觉得让蓝玉拉出去,卖到吕宋道,在那里做两年实验。”</P>
朱元璋点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