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明生民(2 / 2)

大明风采 用户34418841 1251 字 10个月前

傅友德手里的杯子碎成两半,傅友德冷哼道:“通敌卖国,杀!”</P>

朱元璋一愣,朱标看了邓士元一眼,悄悄使眼色。</P>

邓士元根本不管,脖子一硬,双眼直勾勾的看着朱元璋。</P>

铁锅值钱吗?</P>

不值钱,但是技术值钱。</P>

朱元璋保护的不是铁锅,而是炼铁技术。</P>

有人说朱元璋什么都不懂,不知道科技,不懂经济,试想一下,朱元璋死后,留给朱棣多少财富?</P>

火炮技术,造船技术。</P>

迁都北京。</P>

那一样不是钱。</P>

就说废纸一样的交子,朱元璋不知道它越来越不值钱吗?</P>

知道。</P>

知道为什么还在印?</P>

那要看交子在谁手里,朱元璋把交子给官员发了工资,并禁止流通给百姓。</P>

目的明确,摆明了就是在坑当官的。</P>

技术保护朱元璋一直在做,是的,没有看错,就是到了万历时期,蒙古都不会打铁锅。</P>

可是今天有人竟敢卖老子的锅?</P>

朱元璋扫过群臣,傅友德不再吧嗒嘴,眼睛发亮,朱元璋知道他这个都指挥使是啥意思,想横刀立马扫北,门也没有,窗户也没有。</P>

朱元璋第一次移开眼睛,余光看到朱雄英在打瞌睡,头一点一点的。</P>

朱元璋皱眉,感觉这样不好,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这里每一个决定都会造成万万千千百姓的柴米油盐,甚至生死,怎么能打瞌睡呢?将来当了皇帝怎么办?</P>

朱元璋低声道:“皇太孙,你怎么看?”</P>

朱雄英确实瞌睡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朱元璋爷爷那种精力,大半夜不睡觉又哭又笑,搞的别人也甭想睡,烦的很!</P>

朱雄英半睡半醒间听到铁锅在北方的事,北方铁锅炖大鹅?</P>

忍不住擦下口水道:“孙儿在许愿。”</P>

朱元璋道:“哦?你许的什么愿望啊?”</P>

朱雄英声音清脆:“臣希望,今年冬天,大明没灾没难。”</P>

朱元璋不吭声了,能把睡觉还说的如此清新脱俗的,也只有自己的皇太孙了。</P>

众人附和:“皇太孙殿下英明,每年冬天,大明没灾没难。”</P>

朱元璋笑了,众人也笑,不知道为什么,刚才的压抑,不开心都随着这个愿望烟消云散。</P>

也许,皇太孙案,这个时候已经结束了,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朱雄英的生命了。</P>

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宋濂都忍不住频频点头,美好的愿望都会给人带来好运。</P>

朱雄英这会也知道了铁锅的事,没看太监云奇嘀嘀咕咕。</P>

王景弘,杜安是朱元璋的太监,吴吉祥是马皇后的太监,后来吕氏的事,吴吉祥跟了朱元璋。</P>

年轻的的云奇一直都是陪着太子朱标的,也是朱雄英的玩伴和陪读。</P>

朱雄英想起那晚的对话,李希颜说儿子放风筝的故事,皇爷爷说一些人拿着免死铁卷在大明律上疯狂作死。</P>

看来要整顿淮西勋贵了。</P>

尽力了,若是内容引起大家不适,咱也只能表示遗憾。</P>

这不能写,那也不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