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赵庸平乱(2 / 2)

大明风采 用户34418841 1290 字 10个月前

留下朱标和朱雄英大眼瞪小眼。</P>

朱标叹口气道:“雄英?父王明白你的苦心,你皇爷爷也有自己的想法,江水露水重,注意保暖。”</P>

朱标也离开勤政殿,只留下朱雄英。</P>

朱雄英看向杜安:“乱军叫什么名字?”</P>

杜安偷眼打量一下四周,轻声道:“回禀皇太孙,听说是福安县一个农民,叫蒋智贤。”</P>

朱雄英苦笑,这个大殿里面就没有一个傻子,他们什么都知道,又装着什么都不知道。</P>

只有自己被瞒着,也是被保护着。</P>

朱雄英摇摇头,走到门外,常森,熊大几人已经等候多时。</P>

出了皇宫,坐上马车。</P>

熊大道:“真晦气,有太平日子不过,非要拎着脑袋造反。”</P>

常森骂道:“少哔哔,你啥也不知道,看热闹就行了。”</P>

朱雄英咳嗽一声,整条街顿时就安静了,只有车轮压在青石上,咕噜噜的响声。</P>

南雄侯赵庸,洪武元年太子詹事,标准的太子党。</P>

朱标死后,赵庸因胡惟庸案被杀。</P>

所以,这个胡惟庸案串联了整个洪武年。</P>

赵庸跟随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北伐,收河间,太原,追元帝,收庆阳,再败元兵于马邑,擒其将脱列伯,封大将军。</P>

后来一直没停,连续打了三年,出野狐岭,克应昌。</P>

因为在应昌私纳奴婢被朱元璋责罚,没能封国公,封了个南雄侯。</P>

回来之后,朱标好一顿说,赵庸没啥感觉,不让纳婢就不纳,没什么大不了的。</P>

南雄侯赵庸站在奉天殿,随着一声早朝,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朱标下首。</P>

朝会进行的很快,处理完一些事情之后。</P>

兵部尚书吴琳出班:“启禀陛下,福建军报,福安县蒋智贤叛乱,纠集匪寇八千余众,叫嚣着打土豪分田地,给生民请命。</P>

实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了当地县令,突袭卫所,所得武器钱粮尽为私利。</P>

现奏秉陛下,派将剿匪。”</P>

奉天殿议论之声骤起,嗡嗡声吵翻奉天殿。</P>

朱元璋伸手压了压,这才安静下来。</P>

傅友德抱拳:“八千毛贼胆敢猖狂?上位,臣愿往,不宰杀干净,臣提头来见。”</P>

朱元璋看也不看傅友德。</P>

心里嘀咕:“你要去了,叛军知道是傅友德来剿?那还不吓的一哄而散?”</P>

朱元璋看向赵庸。</P>

赵庸出班抱拳:“陛下,毛贼三两只怎敢老傅大帅大驾,南雄侯赵庸请令,不灭匪寇提头来见。”</P>

傅友德发呆,整个奉天殿所有有资格和我争的都派出去了,徐达去了苏州,郭英,汤和,邓俞等等都外派了。</P>

万万没想到突然蹦出来一个赵庸?</P>

傅友德不高兴道:“赵将军,北方不比南方,你在北方作战,对南方环境不熟悉,莫延误了军机。”</P>

傅友德的意思是,你赵庸那根葱?李文忠现在曲阜,别给老子蹬鼻子上脸。</P>

一边玩去。</P>

赵庸不答,单膝跪地:“陛下,末将虽然在北方领兵,但是军中也有南方兵士,对他们的生活习性了熟于心,望陛下派末将前往。”</P>

傅友德刚要说话。</P>

朱元璋笑道:“傅都督留在朝廷,另有大用。</P>

着赵庸抽调福建丁州,泉州,漳州,兴华四府兵马,以灭叛军。”</P>

傅友德哼了一声生闷气。</P>

赵庸喜笑颜开,偷偷打量一眼朱标,接了军令。</P>

当然还要去兵部走些程序。</P>

朱元璋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味,奉天殿太平静了,就没有一个人对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