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快走几步,伸手拿过杜安高举头顶的两份捷报。</P>
拆开,朱元璋念道:“是蓝玉水师的捷报。”</P>
“围剿倭寇主力三万,倭寇主力败退,死伤不计其数,逃走船只不过十艘,俘虏一万五千人,东海再无倭寇扰边,士气正盛,粮草充足,臣请陛下下旨,攻打小琉球,以绝倭寇补给。”</P>
朱元璋大吼:“好,好,好!”</P>
又看下一份:“南雄侯赵庸捷报,福建剿匪三战大捷,剿灭匪寇三千余人,匪首蒋智贤死于乱军之中。</P>
三战之间,泉州府指挥使傅荣当为首功,每战身先,最后一战负伤十五处,血透锁甲,死战不退。</P>
全军士气大震,一举击溃匪军。”</P>
朱元璋高兴道:“百姓知道没?大明邸报要刊登!特别是傅荣,要特别报道他的英勇。”</P>
杜安道:“回禀陛下,快马驿站八百里加急,进金陵城催马不停,进城门又喊了一路,一直喊到皇宫,百姓应该都知道了。”</P>
朱元璋喜道:“赏!”</P>
想了想又道:“传兵部吴琳,五军都督府议事。”</P>
朱雄英松了口气,同时心里直嘀咕,蓝玉笨蛋吗?俞通渊是不是傻?</P>
为什么急着击溃倭寇主力?</P>
随着大明水军的强大,现在的倭寇已经不敢靠近沿海,反而成了那些里外勾结,卖主求荣,无耻之人的心病。</P>
倭寇一天不除,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的把财富送给倭寇,他们怕倭寇把他们咬出来。</P>
通敌之罪,谁也扛不动。</P>
有这机会,蓝玉可以做很大的文章。</P>
不对,莫非淮西圈和江南士绅达成共识了?</P>
福建剿匪成功就是共识的结果?</P>
蓝玉打掉倭寇主力,他们停止福建叛军的供给。</P>
一举两得。</P>
朝廷里子面子都有了,将军们该升的升,该赏的赏。</P>
朱雄英低声骂了一句:“老子真蠢,上当了。”</P>
不禁想起朱元璋的做法,虽然极端,可是那就是手段啊。</P>
怪不得他们怕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残酷,他们真扛不动。</P>
看着朱元璋走远的身影,朱雄英默默叹气,自己还是太年轻。</P>
朱雄英并不怀疑蓝玉,因为他没这脑子。</P>
不用想也知道怎么回事,蓝玉突然收到倭寇主力活动轨迹,然后制定作战计划,一举围歼。</P>
徐达,汤和,邓俞等人,天天喊着去攻打小琉球也就解释的通了,他们在奉天殿喊,蓝玉就有一种危机感。</P>
当蓝玉得知倭寇主力,那还不拼了命的去打?</P>
要不然攻打小琉球的功劳就要拱手让人了。</P>
怪不得朱元璋调离他们,征云南的征云南,去黑龙江挖金子的挖金子。</P>
徐达硬生生被押到苏州学府。</P>
朱雄英苦笑,就自己这脑子,若是坐在那把龙椅上,估计像个被大臣们参观的猴子。</P>
在利益面前,朱家父子面对的很多很多。</P>
洪武帝朱元璋又如何破局呢?</P>
想想自己和皇爷爷作对,朱雄英觉得心里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