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马铁锤趣事(1 / 2)

大明风采 用户34418841 1274 字 10个月前

事情很简单,马铁锤是个铁匠,打铁技术不咋的,但是很有名气,热心肠,一身好武艺。</P>

小时候兵荒马乱的爹死了,只有一个老娘,分了地,日子越来越好,自己也动了心思,找到里长想去当兵。</P>

里长不同意,因为马铁锤是独子,有老娘要养,放他去当兵,老娘没人孝顺,地没人种,在大明是要砍头的。</P>

马铁锤闷闷不乐,老娘是啥人?</P>

不用问就知道他的心思:“儿啊?想不想去当兵?”</P>

马铁锤点头:“娘,孩儿想去,咱听说当兵有饷,杀敌也有钱,一个人头一枚银元,能买两头耕牛啊!可是,里长不让俺走。”</P>

老娘:“儿啊!你背我去当兵不就中了?里长能拦的住你?”</P>

好吗,儿子不聪明,碰到一个不靠谱的娘,两个人就这样上了路。</P>

马铁锤一走,可是急坏了里长,赶紧上报乡长,乡长也急了,到时候查下来这没法交代啊?</P>

地没人种了,人也没了,总要给个说法,说不清楚,那是要连坐的。</P>

那督察使可不讲情面。</P>

即使买通督察也白瞎,人家锦衣卫,校检司怎么办?</P>

举报有奖,官升一级,都眼巴巴看着呢!</P>

关键是老百姓一个不高兴,去县太爷那嘀咕两句,一个县的官都要去当劳役,现在的读书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阴狠阴狠的。</P>

说马铁锤背他娘去当兵了?哄三岁小孩呢?</P>

乡长派人去追,还没出门,就碰到前来办事的牛大。</P>

牛大是军功家庭,父母健在。</P>

弟弟牛二是汤大帅的亲随,立功无数。</P>

靠着牛二军功和地里产出,家里不缺吃喝,富的流油。</P>

听说马铁锤背娘去当兵,那是敬佩不已。</P>

拍着胸脯保证追回马铁锤,本来两个人就认识,都是武人。</P>

其实马铁锤就是眼馋牛大家庭,受牛二军功影响颇深。</P>

这一追就是一个月,那时候交通不便利,信息也不发达,追的路线就像蚂蚁找食。</P>

马铁锤到处碰壁,母子二人无人敢留。</P>

单亲家庭,又是独子,哪个卫所也不敢收。</P>

往好处想为了百姓,往坏处想,若是马铁锤老娘在家饿死了,马铁锤战死,那是一大笔抚恤金。</P>

没人领的抚恤金便宜当官的?</P>

朱元璋一点都不傻,他会把人想的有多好,就会把人看的有多坏!</P>

所以军法制定的很是严格。</P>

后来马铁锤听说云南正在打仗,就一路往南。</P>

出了河南那是大路都不敢走了,害怕被抓住定为流民。</P>

就一头扎进深山老林。</P>

牛大兜兜转转一路打听,最后也跟着钻进深山。</P>

等见到马铁锤的时候,马铁锤正哭的伤心,老娘没了。</P>

山林间只有一个坟包,孤零零的。</P>

老娘本来上了年纪,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偶感风寒,没来得及看,就一命呜呼。</P>

云南天热,把老娘在背到河南显然不现实,只能就地掩埋。</P>

守孝三年那是不现实,况且这一条制度被朱元璋直接改了,守孝三年地不种了?</P>

要不然朱元璋很讨厌文人唧唧歪歪。</P>

又留守一月有余,烧了纸钱,也算守了孝,两个人一商量,牛大干脆好人做到底,把马铁锤送到弟弟牛二那里。</P>

但是问题来了,两个人做梦也没想到能出门这么远,出门这么久。</P>

盘缠没了。</P>

怎么办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