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气氛到了,朱元璋示意朱标。</P>
朱标走前两步,敲敲话筒,校场上几十个大喇叭同时传出咚咚的声响。</P>
朱标看着士兵们,个个戴着大红花,一手按刀,一手拿着委任文书,轻声开口道:“各位将士,欢迎你们回家。”</P>
三万大军同时大喊:“太子千岁,太子千岁……”</P>
朱标伸手压了压,声音戛然而止。</P>
朱标笑道:“明天,你们就要脱下甲胄,换上官员的衣服,去地方任职,战场变了,本太子希望,大明军敢于拼杀的精神永不改变。”</P>
三万将士大吼:“陛下万岁,太子千岁。”</P>
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激情,三万年轻的脸庞,热血沸腾。</P>
从今天起,大明官场再也不会是士绅,豪族的一言堂。</P>
朱标相信,每年退役的士兵,每年毕业的大明学子,每年恩科的学子,将会推着在任的官员,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能者上。</P>
十年之后,六部尚书的位置,必定是现在这三万人之中的某一位。</P>
到那时,大明官员财产全部公开化,他们想的不是贪,而是怎么把事情办好,不被弹劾,不被后来者挤下去,在有限的任期内,善始善终。</P>
三年,五年一任,再有本事,任期到了也要挪位置。</P>
即使是尚书,也只有五年任期。</P>
到了就要退,退就要权力交割,财产清算。</P>
大明的官员,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位置能够干到死。</P>
皇帝都不行。</P>
因为,朱元璋已经在做权力交割。</P>
退位之时,他想留给朱标最稳定的朝廷。</P>
朱标继续回去办公,朱元璋去了工业岛,朱雄英跟着,马皇后正在点戏。</P>
看到朱元璋扭过头,把戏谱藏在身后。</P>
朱元璋陪着笑:“妹子,听戏呢?”</P>
马皇后道:“嗯了一声。”</P>
朱元璋坐下,搓搓手道:“妹子,咱们俩一起听呗。”</P>
朱镜静站在一边,倒茶。</P>
又劝了多时,马皇后才把戏谱给了朱元璋,声音冷淡道:“听完快点走,咱这装不下你这尊大佛。”</P>
朱元璋也不闹,翻开看着,穆桂英挂帅,收姜维,打金枝,秦香莲,卷席桶,下陈州,等等。</P>
朱元璋点个,“二楞娶妻”,开唱。</P>
马皇后没吭声。</P>
讲的是二愣子和他媳妇,因为回娘家两口子吵架,然后又和好的事。</P>
我的孩他娘啊,双手抱起我的妻,苦辣酸甜涌心里,二楞我人傻不配你,这些年,这些年没少让你受委屈,今天你要和我把婚离?我有几句话说给我的妻,常言道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粗布衣……</P>
特别是唱到粗布衣的时候,朱元璋想起自己刚娶马皇后时,泪水擦不净。</P>
马皇后也掉眼泪,两个人默默的手握着手,他给她擦,她给他擦。</P>
朱镜静被喂了一把狗粮。</P>
这几年自己过的很充实,几个弟弟,妹妹也都来帮忙,金陵商贸做的风生水起。</P>
毕竟独家垄断,别人也学不来,眼馋的多了,放开技术他们也学不明白。</P>
在新商品的刺激下,大明希望大学一票难求,从最开始的嗤之以鼻,出门拉学生,到现在的挤破门槛托关系。</P>
然而朱标校长调整了政策,每个乡里取一,不看分数,不看出身,只要是大明百姓,都可以。</P>
只要是祖上不是贪官污吏,不是豪绅地主,没有犯法的大明人。</P>
年龄在15岁到20岁之间,村里推荐,乡里选拔,最后定下名字。</P>
全乡公布一个月,各村里长,乡长签字保送,然后直接去希望大学入学。</P>
城中居住的大明百姓走朝廷乡试,殿试之路。</P>
听父皇说,希望大学今年毕业的学生,将会有一大半去地方任职,官不大,但是这是个机会。</P>
还有一半人,将会和工业岛的大匠们去各地开办加工厂。</P>
带动百姓进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