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院子里,姜榆从怀里拿出两张画好的图纸。</P>
一张姜榆给了美玉,嘱咐道,“美玉,这张纸你跟小云去了榆记后交给秋子,让秋子去铁匠铺让铁匠铺的人尽快打造出来。”</P>
“是,夫人,奴婢这就去。”</P>
剩下的那张姜榆递给了初一,“你先陪着五福去私塾,然后拿着这张纸去海棠里交给老王,让他跟儿子先把手头的农活放一放,按照图纸的样子尽快做出来。”</P>
“是,夫人,我这就去。”</P>
初一接过图纸,带着早就背好书箱的五福很快的出门了。</P>
家里就剩下了姜榆,大暑,汪氏母子俩,还有周家的。</P>
汪氏抱着云峥,眼睛红红的,大年从来没出过远门,汪氏很担心他。</P>
还有大暑,他虽然没哭,可心情也沉重的很。</P>
姜榆拍了拍大暑的肩膀,“好了,你大哥他们会平安回来的,都回屋收拾一下,一会送喜报的人就回来了。”</P>
果然,这话说完还没一刻钟,县衙报喜的人就来了。</P>
府试考过后府衙的人来报喜,不会像是中了秀才似的敲锣打鼓。</P>
但附近的邻居们也都知道了。</P>
都跟着衙役进门恭贺,说要沾沾喜气。</P>
周家的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封给了特来报喜的两个衙役。</P>
他们接过红封高高兴兴的又去了下一家。</P>
姜榆在跟邻居们寒暄着。</P>
这也是她搬来槐安巷第一次跟邻居们说这么多的话。</P>
而此时,一个消息也从私塾附近扩散开来。</P>
那就是私塾的顾秀才要续娶了。</P>
顾秀才在汉口县还是很有名的。</P>
人长的不错,又知礼,温文尔雅,最重要的还是个秀才老爷。</P>
头几年,县城里不少人惦记着能嫁给他当续弦。</P>
然而任媒婆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成。</P>
后来大家就都歇了心思。</P>
今日一早看到从私塾抬出来的聘礼,还有王媒婆也上了装聘礼的马车。</P>
大家便知道顾秀才这是要老树发新芽了。</P>
有那好事的人就问私塾守门的小厮,“我说小哥,给大家伙说说呗,你家老爷这是看上哪家的闺女了,看着聘礼下的可不轻啊!”</P>
看门的小厮觉得这没啥不可说了,自己老爷都上门提亲了,他若是藏着掖着别人反而要乱猜。</P>
就大大方方的说了,“我家老爷去清平镇的牛头村姜家下聘礼了。”</P>
“牛头村的姜家.....”听热闹的人重复着这个地址。</P>
“哎,不知道唉,没听说过这个地方,我还以为顾秀才会在咱县城找呢,咋就找了个村姑呢!”</P>
“或许人家姑娘长的好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