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P>
轰隆——</P>
姜榆倒退一步,眼前一黑差点没吓晕过去。</P>
她这样,落在别人眼里就是被这个好消息砸晕了,高兴的快站不住了。</P>
还好大年早有准备,在后面扶住了他娘。</P>
姜榆心里想的确实,她现在终于真切体会了一位历史人物的感受。</P>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范进他老娘!</P>
姜榆身子没动,眼珠子微微转动,她在找大暑!</P>
大暑也看着他娘,眼神都是迷茫和困惑,显然,他还没从震惊中走出来。</P>
慢慢的眼珠子又转回来,最后落到窦大人的脸上。</P>
窦大人以为姜榆还是不信,拿出了烫金的喜报递给姜榆,“姜夫人,请过目。”</P>
姜榆接过,逐字逐句的在心里默念着。</P>
这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个祖坟冒青烟的好消息,但对姜榆来说不是。</P>
这风头太过了!</P>
对大暑来说未见是一件好事。</P>
不过这时候她就是装也得装出高兴的样子。</P>
抓住大年的的手吩咐道,“大年,去我房间,把装铜钱的匣子拿过来,给大家散喜钱。”</P>
“娘,已经散过了。”大年讷讷的回道。</P>
“再散!”</P>
“是,儿子这就去。”</P>
院子里的人都想趁机给姜榆和大暑说上几句好,沾沾喜气,见窦大人一直在,大家也就不敢上前了。</P>
领了第二遍喜钱,说了些恭贺的讨巧话就离开了。</P>
重新回到厅堂落座,姜榆问窦大人,“咱县里今年有几人中举?”</P>
“三位,您家二公子,顾秀才,还有一位姓房的书生。”</P>
姜榆点点头。</P>
窦大人脸上的笑容不减,拱了拱手道,“这次与喜报同来的还有一封府台大人的亲笔信,信上夸二公子的文采见识都是上层,还可惜他回乡太早,没等得见,说等二公子再去府城,他一定跟二公子讨教学问.....”</P>
姜榆控制着自己脸上的笑不要太假,跟窦大人寒暄着。</P>
然而窦大人今日好像并不会看脸色,在那里嘚啵嘚啵个没完。</P>
好不容易把人都送走。</P>
让人去去给牛头村报信后,姜榆把大暑叫到了她的房间。</P>
“娘,咱家这次的风头是不是太过了?”大暑小心翼翼的问道。</P>
接着又道,“儿子真不是故意中举的,只是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平时先生教的写到了试纸上,真的没想到会中举。”</P>
嘶——</P>
这屋里幸亏就他们娘俩,大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这些话有多拉仇恨。</P>
他这些话若是让那些接连落榜的大龄学子听到,铁定会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