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的人早就等在了码头前, 码头因位于吴城县和乌江市之间,不光县里来了电视台的记者,市台的记者也来了。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的点, 能够坐上领导位的, 就没有几个智商低的,自然知道,一年前考上京大, 拿到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奖的一中学子, 不忘家乡父老, 在一年后的今天,得知家乡发洪水,用她这些年的奖学金购买物资,回馈家乡
他们都还没见到江柠呢,脑中就已经构思好稿子,有的甚至为了抢占最快时间报导,甚至提前把稿子都写好了,为了将稿子写得更加的感人, 他们还脑补了很多, 比如江柠在学校省吃俭用, 艰苦朴素,省下的每一分钱
可他们看到站在船头的江柠,穿着雨披, 站在淅淅沥沥已经下了两个月的风雨中,身后那巨大的、垒的高高的, 用油布盖着,后面还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艘差不多的船,船体有大有小, 都是江柠和京大、清大的学子们,想尽一切办法,发动自己的关系,去调动租借来的船只。
这些物资,并不是江柠一个人的,还有来自京大学生们发动社会好心人们一起捐赠的,来到乌江市的这一批,便是由江柠带队。
江柠也将赈灾的一切具体要注意的事情,整理成册,给其他几个队的志愿者们,为了安全,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救生衣。
很多志愿者,仅凭一腔热血义气,只这样跑去灾区,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出现在船上的志愿者们,每个人身上都穿上了救生衣。
记者和前来迎接救灾物资的领导们,看到浩浩荡荡的船队,都有些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多物资。
又转头看向宋书记,见宋书记脸上带着微笑,仰头眺望缓缓行驶而来,已经快到岸边的船队。
近看这些装满物资的船队,更加壮观。
这这这这得花多少钱啊
船靠岸停下,船上的志愿者们都穿着救生衣和雨披下船,哪怕在洪灾之中,一切就简,没有什么繁冗复杂的仪式,记者和镜头们,也都如实的记下了这一幕。
为首的两人,正是出自吴城一中的江柠,和吴城高级中学的宋培风。
宋培风是吴城书记家的儿子,这件事吴城电视台记者们都知道,毕竟在去年宋培风提前被清大录取,他们想要去采访宋培风时,就已经知道了,哪怕时隔一年,他们都还记得这个面容清俊的少年。
所以在看到宋培风的那一刻,这些震惊于赈灾物资之多的干部们,望着宋书记脸上毫无震惊的脸,只以为宋书记是老早知道了,有这么多捐赠物资,也以为这些物资是他儿子宋培风想办法弄来的。
可宋书记第一时间,却没有问候自己儿子,而是握住了江柠的手,热切而激动地对江柠说“早听培风说起你,我代表吴城人民政府和吴城的父老乡亲,感谢你给家乡,捐赠如此多的赈灾物资。”
又去一个一个去握那些同为京大志愿者的学子们的手,一一感谢。
对于宋书记第一个握江柠的手,这些人也毫不在意,因为这次的赈灾发起人,就是江柠,江柠一个人就包揽了一半的物资捐赠,剩下的那些,才是他们四处奔走,获得社会捐赠的物资,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出了钱出了力,可他们捐的,和江柠捐赠的,不过九牛之一毛。
记者和同来迎接的干部们这才知道,这一船一船的物资,居然有一半都出自这个才从吴城出去不过一年的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之手,通通震惊了。
尤其是去江柠老家采访过的女记者,她可是看过江柠老家房子是什么样的。
在一众楼房之间,那个黑灰色的,低矮的老房屋,看到过江柠那狭小陈旧的,房间墙壁还是土墙一天之中,也就只有傍晚时,才能照进一点阳光的灰屋子。
可出身如此贫穷的她,竟然在出去一年时间,就为家乡捐赠了如此多的物资,这还不只是社会捐赠,而是一半都来自于她的个人捐赠。
在拍完领导与志愿者们的握手照片后,记者也开始采访江柠,风雨中,江柠并没有多说,只回答了记者们问的问题,鼓励家乡人民,要众志成城,共同抗灾
之后就赶紧加入到抗洪赈灾的事情中,记者们还想再采访些什么,想将这一切专门做成一期抗洪救灾专栏,可江柠哪里有时间
发放赈灾物资,并不是到了地儿,把东西放下就行的,为了防止遭哄抢,船的物资外面,全部用防水帆布给盖上了,用粗麻绳紧紧捆住,船也没有在码头上停留太久,更没有像前世的赈灾人员一样,用大卡车拉往下面的各乡镇上,东西留在镇子上,人就走了。
志愿者们都以为东西都送到镇子上了,和亲自送到灾民们手里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