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碗口粗的柳树,树立在院子的东南角,枝条上柳叶泛黄。</P>
柳树中间,是一根拇指粗的麻绳,悠荡在两棵柳树中间,年幼的秦朗可以在这个麻绳秋千上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P>
一位身着粗布衣衫,头戴一块挽髻粗帕,挺着个大肚子的村妇站在堂屋门口,看着一大一小两道身影,露出了会心一笑。</P>
“哎呀,孩他妈,我不是说不让你做工了吗?你大着肚子,坐在织布机前多累啊?”</P>
“今年秋收以后,咱们可以卖掉一部分余粮,这个钱足够给郎儿和老二做衣服和锦被了。”</P>
秦老三一边抱怨着,一边方向网兜,扶着自己的婆娘走向卧室的床榻。</P>
七个多月了,媳妇的身子重,不适合久坐和久立。</P>
三间房的屋子,在这个村子里的占地面积算是大的,坐南朝北的堂屋两侧,分别是两间卧房。</P>
秦老三把妻子扶进了东屋,坐在了床榻上:</P>
“婉儿,你先躺一会,我今天用几条海鱼换了赵老二的一只鳖,一会给你炖个老鳖汤,好好补补身子。”</P>
秦老三的妻子,本家姓刘,在这个年代,女性并没有什么大名字号,出嫁的女子,随夫家姓后,都会叫做某某氏。</P>
秦刘氏,乳名婉儿。</P>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但她的父辈还算是读过几天书的先生,遂其乳名还是比所谓的二丫、丫蛋之类的要好听些许。</P>
秦刘氏人如其名的温婉贤惠,笑容满面的看着自己男人在唠叨。</P>
“三哥,我没什么事情的,二丫头今天特别老实,都没踢我肚子呢。”</P>
秦老三咧着大嘴:</P>
“万一是二小子呢!”</P>
秦刘氏轻轻拍了一下自家男人的胳膊,嗔怪道:</P>
“一定是丫头,一儿一女才能凑出一个好字啊!”</P>
“以后,我来教儿女认字,你教他们打鱼种地。”</P>
“如果有机会,把咱们的郎儿送去从文或是习武,争取得到一份功名。”</P>
“咱们的女儿,让她学会针织女红,柴米油盐,以后做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良母。”</P>
一旁的秦威听到母亲的话后,连连笑喊道:</P>
“我要习武,郎儿要习武!”</P>
“爹爹,能不能给我做一柄木刀啊?郎儿要习武!”</P>
秦老三哈哈大笑:</P>
“好,爹爹吃过晚饭就给你做木刀。”</P>
转头看向自己的妻子:</P>
“你快趟一会吧,我去给你煲汤。”</P>
“以后的女儿啊,和你一样娴熟就好,也不知道会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P>
秦刘氏看着自家男人忙里忙外,自己儿子欢快的跑进跑出,抚摸着肚子,脸上挂着了幸福的微笑。</P>
这一家三口的生活,不过是渔村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P>
在这个小村里,只要不是过于懒惰,天天混吃等死,家里的生活条件就不会太差。</P>
不至于大富大贵,但总有自己家的那一份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