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大殿上,秦国太师李慈把信筏送还给了侍者,对着楚王项英道:</P>
“诸葛南征此人……高风亮节,大公无私,雄才大略,算得上是一代能臣。连他都会去选择逼宫,可见前蜀王实属无能之辈。”</P>
项英点了点头:</P>
“太师所言极是,谈之同在军报里提及,西蜀丞相诸葛南征已至千星城,想要出使大楚,商谈两国战事。”</P>
“孤认为,此人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议和,毕竟此时的态势,已经不容许他再想要对三国用兵了。”</P>
李慈点了点头:</P>
“楚王英明,依楚王之意?”</P>
项英沉思了一会道:</P>
“大楚是此次东征海外的发起国,不管任何中原同胞来支持,孤都会不计前嫌。”</P>
李慈轻轻一笑:</P>
“此次出使贵国,老朽代表我大秦王上,和楚王商议东征事宜。”</P>
项英爽朗一笑:</P>
“大楚和大秦之间,并无不死不休之恨,能得到大秦的支持,孤受宠若惊。”</P>
李慈笑道:</P>
“楚王谦逊,那老朽可否与楚王商议一下东征事宜?”</P>
楚王起身,伸手虚引:</P>
“太师有意,孤岂敢拒绝?请移步御书房。”</P>
话音落下,隐蔽的对本国三公使了个眼色,转身离去。</P>
秦国太师李慈,代表的是秦王,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接下来楚王项英和太师李慈的谈话,完全可以理解为讨价还价的谈判,这种情况可不适合在大殿上,当着众人的面讨论。</P>
楚国三公互相对视一眼,齐齐起身跟了上去。</P>
御书房内,秦国太师李慈只带了王凌一人,楚国方则是整个大楚的权力最核心的四人。</P>
“老太师,此次东征,秦国会提供何种支持?又期望获得何种报酬?”</P>
楚王项英率先开口问道。</P>
李慈微微一笑,伸手捋了捋长须:</P>
“楚王,明人不说暗话,我大秦甲士世所无双,可是在海上作战,属实是我秦军的弱点。”</P>
“不过,无论陆战、海战远程攻击都必不可少,大秦愿意派遣两万弓弩将士,助楚国水师海战称霸。”</P>
项英浅笑,并没有开口,坐在一旁的戚文朝嗤笑道:</P>
“两万?如果只有两万弓弩兵,老夫感谢秦国好意,我水师将士的能力足够。”</P>
李慈轻笑着撵着胡须:</P>
“这如何相提并论?我秦国弓弩利箭,可是所有敌人的噩梦。”</P>
“有两万大秦弓弩将士相助,倭寇不等接近楚国战舰便会血流成河。”</P>
戚文朝笑道:</P>
“我们当然知晓秦军将士的悍勇,不过在海上,秦军的弓弩能否如陆战强悍还是未知之数。”</P>
“更何况,以我大楚水师的兵力,有没有这两万实力未知的弓弩将士,都没什么区别。”</P>
李慈点了点头:</P>
“戚太尉所言极是,除两万弓弩将士外,大秦还能提供一万具弓弩以及百万箭矢。”</P>
东楚太师曹尚武道:</P>
“素闻秦国矿藏丰富,锻造工艺更是中原首屈一指,一万具弓弩和百万箭矢?吝啬了些!”</P>
“七曜山一战,我东楚以五十万箭矢换整个阵地,不知秦国太师可曾听闻?”</P>
曹尚武语气中难掩不屑,别看楚国的矿藏不多,但光是支援给海外傀儡的器具资源就不止秦国开出来的价码,李慈开出来的条件,属实有些不入流了。</P>
“谈谈条件吧,秦国主动出使商谈两国结盟,孤以为秦国对倭岛一定有所图吧?”</P>
项英轻笑着问道。</P>
李慈捋着胡须的手一顿,随即严肃道:</P>
“两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