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别人家的孩子(1 / 2)

农门状元 山的那边 1081 字 9个月前

王勃这种大才子冲过来喊“叔父”,七郎当然要认啊!</P>

他站起来一个排山倒海,仿佛有无形的气浪,把拥挤的人群挡在外圈。</P>

“序已做好,诸位不作诗吗?太子还等着呢!”</P>

一句提醒,众才子猛地醒悟,太子还在呢!</P>

在此的才子多数家世并不出众,见太子一次可不容易。</P>

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啊!</P>

才子们顿时抛开王勃,抓耳挠腮地作诗,就算比不上王勃,也要比旁人强。</P>

王勃松了口气,理了理有些乱的衣襟,在七郎身旁的蒲团坐下。</P>

他惊魂未定地说:“诸君实在是太热情。”</P>

但想到自己做的文章,又不免浮现出骄傲的神色。</P>

“我一提起笔,文思如泉涌,一个个词句就绽放,大约是这滕王阁自带的灵气,若再让我写一篇同样水平的,恐怕难矣!”</P>

七郎轻笑:“你还年轻,将来必能写出更好的作品。”</P>

他看着聪明俊秀、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心中一动,问起这孩子的家庭情况。</P>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任雍州司功参军,即州文职佐官,管礼乐、学校、考课、丧葬等事务。</P>

王勃有两个兄长,他在家中排第三,底下还有几个弟妹。</P>

在长安时,王勃拜名医曹元为师,去岁听闻官军征服扶桑的盛事,特与李敬业、杨炯等南下。</P>

曹元也一起南下,带着弟子游学。</P>

如今曹元仍在广州,跟东海徐氏的徐广之探讨医术。</P>

“滕王长史下请帖,广邀才子来洪都府,我和杨炯、张弘藏一起来凑热闹。”</P>

七郎点点头,又考较了一番王勃的学问。</P>

别看王勃年少,已饱览六经,谈吐间引经据典、言之有物。</P>

就连医术,都已学到《黄帝内经》。</P>

在别的孩子还在抓小鸡的年纪,王勃已经会针灸,能给老奶奶把脉了!</P>

除了年少才高,难免有些骄傲、褒贬古人外,没别的毛病。</P>

七郎越看越喜欢,高兴地说:“既然令师还在广州,贤侄就随我一起南下吧!我的弟子和孩子颇为顽劣,要让他们向你学习。”</P>

要让那几个学渣看看,什么是学霸!</P>

他的弟子就是太子,王勃哪敢认这个话?</P>

连忙谦虚地说互相学习。</P>

想到能跟随名满天下的赵大都督学习、跟太子算师兄弟,王勃就很兴奋,觉得方才那一句“赵叔父”喊得太对了!</P>

……王家是官宦之家,这样人家的孩子,天生就会抓住机会。</P>

历史上,十四岁的王勃得知宰相刘祥道要到家乡视察,特意提前写了三千字的《上刘右相书》,通过当官的父亲传给刘祥道。</P>

这篇文章不仅辞藻华丽、文采斐然,还重重地拍龙屁和刘宰相的马屁。</P>

“盖闻圣人以四海为家,英宰与千龄合契”、“於是遭不讳之主,拥非常之位。”……</P>

刘宰相被拍得很舒服,没错,我就是这样的“英宰”!</P>

又被少年王勃的才华折服,于是向朝廷引荐这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