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彤又拿起了一封:
“张若虚先生:
前次的信件,先生迟迟没有回音,不知何故?
近来报纸上颇有些人爱把我与先生并列,先生的我也看了,的确是极好的。至于别人对我们的品评比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想多说什么。再者,大家所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也没什么好比较的。
不过,我对先生本人还是挺好奇的,一本武侠,能写的如此细腻,确实难得。想与先生见个面,同行间切磋一下……”
————骊清
来信写的不长,似乎也是位作家。
文中不卑不亢,透露出那么一点点欣赏的味道,却绝无爱慕的意思,并且,还时不时地表示一下自负。
最后附了她的联系方式,以及住处,希望张斯能去见个面。
单云清问道:“骊清是谁?”
“唔”张倩彤抓了抓脑袋,没想出来:“不认识,我又不看,哪里会晓得。”
“口气还挺大……”单云清说道:“我也不认识,估计是年轻的作者,专门写那些给现在
中学生看的。”
张倩彤见信件扔到了一遍,拿起下封继续读起来。
她常读这些信件解趣,各式各样的都见过,表达爱慕,讨论剧情,指出错漏,谩骂取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篇不算最好的,也不算最差的,简单点说,就是没什么特别指出。
当然,原因也在她并不知骊清是何人,也未曾想,这随手一扔,引来了另一番纷争。
这是后话,此处不说。
单说过了一个暑假,终于开学了。
张斯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喜庆喧嚣,自然有那么一番热闹。
只是,隔了近两月,人虽未变,张斯的名气却已非同往日。
毕竟是上了电视,登了报纸,与在校园中的演讲不可同日而语,同学们望之,无异于明星。
故而,一路走来,全作了焦点。
望之窃窃私语者有之,明目张胆来搭讪者有之,惊奇疑惑的自然也有。
好在只是一时的状况,再稀奇的东西,见多了也无聊。
过了初期的三个星期,同学们也就视若当然了,张斯松了口气,终于可以重新做人了,不必再躲躲闪闪,偷偷摸摸了。
时至今日,张斯的三国演讲已经做完,每日读书写字,倒也悠闲自在。
但《百家讲坛》总还要办下去,可一时之间却没有找到适合人选。于是秦正远与王磊两人,
又跑来张斯。
“张斯,这次无论如何,你得再帮老哥一把。”秦正远说道,在录制节目的时候,几人早厮混熟了,故而言谈随便坦率,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张斯苦笑着:“我怎么帮你?你这分明是为人所难。”
秦正远垂头丧气地说道:“也怪我准备不足,本来,应该早些便物色好人选的,却因为有事耽搁了。”
张斯问道:“难道,你一个人也没招好?”
“也找了一些。”秦正远说道:“那些适合的人,大多在观望中,对上电视做节目兴趣不大。来了几个试试的,却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