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风向偏转(1 / 2)

文娱行者 张秋枫 1563 字 9个月前

港台的热潮掀起,内地的轰动,可想而知。

由于影响极大,凤凰卫视播出之后,便得到了警告,不准再播。

对此,卫视反应平常,节目定位如此,遇到这种事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习惯便没有太多感觉了。

节目中对事件的分析,并不很细致。

但所举例证,严丝合缝,不单具有说服力,更具有蛊惑力。

尤其最后一段视频,看的大家咬牙握拳,热血沸腾。

卫视虽然不得再播,更不得有意传播,可消息已被人窥见,如何还能瞒得住?加上港台一带的高调宣传,内陆报刊也不好意思当缩头乌龟,将事情始末登载了出来。

由于证据充足,说服力强,对于桥塌一事,大家已经没有疑虑。

注意力都放到了张斯身上,议论十分热烈。

“从不曾想过,其中会如此错综复杂。

说句实话,在前段时间的报道中,我确实质疑过他。

没人否认,张斯是个才子,不过,同样没人肯定,才子的品德是高尚的。这样说,似乎有位自己解释的嫌疑,但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想一想他承受的压力,我感到羞赧。

同时也要庆幸,若是没有电视节目的揭露,谁会了解其中的种种?

让一个无辜的人,背负污点,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他将变得不再无辜。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值得我们反思……”

文章写的圆滑,三言两语将自己的干系撇开,并绕到了另外一个话题。利用批评媒体的事,吸引目光,以摆脱大家对自己的指责。

这类人比比皆是,无时无刻,他们都处于批评者的位置。

仿佛大家都有错,只有他们没错,一直握着真理。

“事情的转折,让人措手不及。

相信那些指责张斯的人,如今已经哑口无言了。

我希望,除此之外,他们还应该在心中忏悔,为自己的鲁莽与无知赎罪。大家把自己龌龊的思想,加在了别人身上,更过分的是,对此进行指责。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但确实普遍存在。

那些不知悔改的人,说不准,还要拿打人说事。

打人很严重么?我想,总该考虑一下原因。

即或真的严重,也比不上被碎石砸死,被钢筋戳死,被穷困逼死来的严重吧?既然某些人如此较真,为何没见报纸上披露此事?

说来说去,就是别有用心……”

听着怒气勃发,耿直坦荡,应该是个愤青之类的。

在这一事件中,他们表现的最积极,支持张斯的人也多。

想比较而言,愤青思想简单,往往只凭浅层的善恶判断,导致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不过他们也坦荡诚恳,绝少顾虑,于自己认为对的事,有种偏执的坚持。

张斯与政府站在对立面时,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张斯一边。

当然,这与愤青的心理状态有关。

不知为何,愤青对于政府,有种天然的怀疑感,总是很反感。

同时,由于年龄地位的缘故,他们并没有多少表达想法的机会。所以尽管支持张斯,却拿不出什么行动,如今张斯光荣回归,让他们扬名吐气了一回,难免生出与有荣焉的感觉。

“我自始至终没有怀疑过。

对于那些捏造出来的谎言,实在不屑一顾。

张斯自出名以来,可曾有过一句自夸的的语言?

少年成名,天资聪颖,如今身家厚实……这种种光彩,都是值得夸耀的地方,但他教养好,一句也不曾提过。

而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他的欲望,在此大致已能满足了。

至于与县长密谋商谈之类的,纯属无稽之谈。

县长是傻子?抑或张斯是傻子?

这两者根本没有半分关联,那些把两人捏合在一起的人,正如一些评论所言,属于别有用心。

听着那对母子的诉说,对于张斯的表述,非常适合……”

墙头草,马后炮,永远不会过时。

看着文章中义气纵横,至于真假,便很难判断了。

形势一片大好,大家将张斯的行为,定义为侠义之举,孤胆犯难,不但不该指责,还应大为表彰才是。

他确实打人了,但是为打抱不平,情有可原。

在联系他在这一事件中的做法,先参加抢救,继而照料病人,接着为受难家属讨说法,最后见雷氏母子受辱,盛怒之下,出手伤人……之后,还有揭露真相,顶着无限的压力,打掉牙和血吞,绝不在报上为自己多解释。

读者很容易在心中,为他勾勒一个形象。

仁义善良,刚直任侠,义气坚忍……这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与他以往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