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义学端倪(2 / 2)

文娱行者 张秋枫 1527 字 9个月前

“作为华夏首富作家,张斯的收入历次递增,身家之厚,令人咋舌。

而在议论的文章中,他花钱反倒不如以前大方了,对许多收入斤斤计较,与他素来的为人颇不符合。许多人作了猜测,尽是扯淡的玩意,没有一丝一毫靠谱。何以如此说呢,因为,我知道他的钱花哪去了!

此次进山旅游,在山腰闻见铃铛声清脆悦耳,不知是何物,便循声走去。透过枝桠稀疏处,看到了山脚的情景。白墙红瓦,数行房屋,依次排列,围墙依山势行走,将房屋圈在一起。内中人头耸动,不在少数。

费了许多气力,才走到那处。

原来是一所小学,墙上镌有四个大字‘秋枫书院’,边上则是一行小字‘华夏第一百零二所希望小学’。

去年曾来攀过此山,并未见过这所小学,而本地贫穷,确实也盖不起小学。若要念书,还需乘车至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至于学费,大部分山民是交不起的,所以真正上学的孩子,少之又少。

凭空多了一所小学,实在令人奇怪。

此时,一位面色黝黑的年轻人,风尘仆仆地从路外走近,向校园中行去。我们拦了下来,询问状况。他说话不很流利,明显不是此地口音:‘这是张斯捐建的希望小学,今年方才落成,刚刚开始运行’。

‘张斯?’我不禁疑惑。

他明显没什么空闲,道了声抱歉,说道:‘我尚有许多事要处理,等得了空,再向几位解释吧。’

此时,校中一位领导走出,大概是校长,见了年轻人问道:‘王先生,东西到了?’

年轻点点头,说道:‘山路太窄,车辆进不来,东西正卡在半途。我们的人数太少,又没什么工具,一时之间运不过来。’

校长闻言,说道:‘那你在校中歇歇,我去处理。’

年轻人摇头说道:‘不用了,我的意思是,校长帮忙找些山民,带上工具,也好好早早抬过来。大不了,多给些工钱就是……’

校长一摆手,说道:‘要啥工钱,本就是给他们造福,若谁还敢提钱的事,那真寒了张先生的心……行,我这就去找人,这么重要的东西,我要亲自抬上来才是。’

我们几人听得云里雾里,又十分好奇,便死皮赖脸地跟着他们,想瞧个究竟。路上听年轻人谈起,他名为王闯,是桃源中学的学生,也是张斯的好友。

张斯将手头的积蓄花尽,要在华夏兴办义学,他感觉这种事挺有意义,便申请休学,向好友讨了份差事,来负责一些琐碎事务。

‘那,一共办了多少所?’我问了一声。

‘目前只有一百多所,他的财力不继,暂时只能办这些了’他抹了把汗水,说道:‘等情况好转些,应该会继续办下去。’

到了现场,发现一辆车停在路边,车上则是两块极大的石碑。碑文密密麻麻,许多繁体字,我们认不全。他们忙着抬走,又没时间给我解释,只得照了两张照片,待回来后慢慢研究。

一百多所小学,都建在穷乡僻壤,花费之大,并不难想象。

我记起前些日子的讨论,感觉非常可笑。说什么穷人与富人的习惯,说什么草根与上流社会的分别,说什么老婆孩子的压力……都是些无聊的闲话,看到这则文章,你们统统应该汗颜!

人家将全身家当拿出来的时候,兴办义学,你们却蛋疼地在一旁说风凉话。你们应该好好忏悔,我也应该好好忏悔,忏悔大家与张斯的真正区别在哪。

从今日起,我便要重拾书本,好好学习。

并非为了考个高些的学历,或是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炫耀一下自己的博学,更非为了求一份高薪的工作……我想到山里去,凭真本事教上几年书,也过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这篇言辞并不激烈的文章,被转载了无数次。

没有刻意去攻击什么人,没有提出什么关键性的论点,文章写的也一般,只是勉强可以看懂而已。但许多人都很喜欢,读了又读,因为作者记录性的语言中,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到了此时此刻,张斯的财富有多少已经不重要了。

他的行为本身,就是极好的新闻内容,本来消停的媒体,蜂拥而至。采访张斯自然不大可能,但想调查一下前因后果还是很简单的。

于是,“张斯”“秋枫书院”“希望小学”顿时成了火热的关键词,在口耳间相传。媒体工作者,摩拳擦掌,都想抢先一步,将全貌展现在大家面前。

网络上已经流传很广,必须抓紧时间,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喝汤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