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封诏书的出现,意味着新帝有两人。</P>
李承显看着大臣们的反应,他必须冷静地面对眼前的局面,做出最合适的决策。</P>
“诸位大臣,我知道你们对这封诏书有所疑虑。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封诏书是真实的。孤希望能等待太子的归来。”李承显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P>
大臣们听了李承显的话,心中都涌起了一股感动。他们明白,皇后娘娘是为了理朝的稳定,才会做出自戕。</P>
“如今,太子还没有回朝,朝中派出人皆没有太子的消息,穆清做事狠辣,郡王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太子不幸遇害,国不可一日无主。”顾炎青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份传位礼郡王李承显的诏书上。</P>
大臣们心中一紧,如果太子无法继承皇位,礼郡王李承显将会成为新的圣上。他们交换了眼色,纷纷跪下请求李承显以大局为重,即日登基。</P>
“诸位大臣,孤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是,孤还是想等等。太子福泽深厚,会平安归来的。”李承显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决心,父亲会没事的,母妃的病情很重,如果此时他继位,就等于变相的告诉母妃,父亲不在了。</P>
大臣们听了李承显的话,心中都涌起了一股敬佩之情。都说天家无父子,如今太子下落不明,正是郡王的大好时机,如此一来,众大臣皆认为,李承显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而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P>
户部尚书上前:“殿下请三思,以国为重。微臣斗胆进言,先帝驾崩,太子不会不顾国家安危而不回朝。”</P>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猜想都一样,太子一直无音讯,只怕是凶多吉少,眼下,郡王李承显继位,对理朝是最好的选择。</P>
“请殿下三思,以国为重。”众大臣跪,地异口同声。</P>
李承显握紧手中的诏书,扫视众臣。心中矛盾又挣扎,大臣们说的不无道理,父亲下落不明,国家需要一个新的君主来主持大局。</P>
李承显抬起头,看着众大臣,缓缓地说道:“孤明白你们的心意。但是……”</P>
“殿下。”一个老臣站了出来,打断了李承显:“您是太子之子,应该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重。”</P>
李承显看了一眼那个老臣,说道:“太子会回来的。”</P>
老臣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您与太子父子情深,但您的心中有百姓,有天下不是吗?理朝需要殿下。”</P>
李承显沉默了片刻,只说了一个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