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师爷寄托后来者(2 / 2)

师父已经离我们而去,今后传承之事要靠我们这代人了!</P>

周想天!发扬中国功夫要靠一群高水平的武者,你要加油赶上来呀!”</P>

我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努力将大周天运功完成。争取先超过六师兄,然后,再快马加鞭地超过您。</P>

我发誓将用我的毕生经历,发扬光大咱们中国功夫,让它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朵最耀眼的花。”</P>

冷啸天眼里涌出少见的泪珠,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离开来了我。</P>

周末,我回到家里,吃完晚饭就躺在床上回想老师说过的师爷坎坷生活,想着、想着就睡起回笼觉。这一觉我睡了很长时间,而且做了一个很长的梦。</P>

在梦里,我回到师爷出生的年代——1898年。</P>

那年,大清朝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皇帝于中南海瀛台,自己重掌中国发展方向的生杀大权。</P>

康、梁二人分别逃往法国、鬼子兵;戊戌六君子在午门外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就这样失败了。</P>

满清的遗老遗少又开始弹冠相庆。</P>

与此同时,在河北束鹿县一个较为殷实的商人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P>

父亲抱起男婴看,只见他长得虎头虎脑,一幅招人喜爱的摸样。只是男婴脾气忒大,哭声震天。</P>

父亲给男婴起名王飞逸,字:巽戌。</P>

王飞逸自小性格好动,坐不下来。大一点就上树掏鸟、下水摸鱼无所不能。</P>

本庄一群孩子所能想到的坏主意,基本来自王飞逸的脑袋瓜子,很快他就成为孩子王。</P>

当时,家庭殷实的五六岁男孩必须上私塾。</P>

王飞逸上私塾的几年间,由于大二岁的哥哥学习特有灵气,深受先生喜欢。</P>

王飞逸怎么努力学习也比不过哥哥,他就自爆自弃,更加不愿将精力放在学习上。</P>

王飞逸经常带领学子在学堂内打架斗殴,严重破坏学堂原先的学习风气。</P>

王飞逸的父亲看儿子实在不是学习的料,就叫他弃文从武,跟形意拳名家李存义学形意拳。</P>

那是个穷学文、富习武的年代,王飞逸的父亲却肯花巨资请当地形意拳名师李存义做师父。</P>

小小年纪的王飞逸是个练武天才,什么技巧、绝招不论多难一学就会,深得李存义喜爱。</P>

随着世事变幻,王飞逸家有些衰败,连李存义的教学费用都支付不起了。</P>

李存义当即表示不收学费也要传授功夫给王飞逸,而且是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P>

王飞逸也不负师父所望,很快就打遍全乡无敌手。</P>

俗话说:“太极3年出成绩,形意1年能打人”。</P>

几年过去,少年王飞逸的形意拳小有成就后,师父让他四处游历,广寻有名拳师比试武功,锤炼自己的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