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敌友难分(2 / 2)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1901 字 8个月前

破坏自由贸易体系,大概可能有吧,反正这要看站在谁得立场上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英国人没有提高关税,靠行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而是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实现粮食自足计划,那就是附和自由贸易精神的。

当然,抨击英国政府出资搞农业,干涉了市场正常发展,有违“自由”原则,也说得过去。

毕竟不列颠可是标榜着“绝对自由”的,自己说出来的话,就要负责任。

只不过这个问题上,也就俄国人可以说说,奥地利更没有发言权。

从头到尾,弗朗茨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发过声。不是没有看出来,问题是奥地利做得更过分。

不就是国有农场,那玩意儿奥地利还少么?真以为上一次农业危机中,奥地利粮食产能迅速降低,就是民众主动削减了粮食种植面积?

太天真了!

上千万农民,在政府号召下最多也就十分之一的人,削减了部分产能,剩下的还是该怎么干,继续怎么干。

不是听不听话的问题,关键是不种粮食,让他们种什么?

经济作物说起来简单,可那也是需要技术的。不是撒了种子,就一定有收获。

粮食价格最多也就下跌,卖不掉还可以自己留着吃,或者喂牲口。

经济作物,一旦判断失误卖不掉,那就只能烂地里了。

政府的鼓励、推广,也就在城市周边地区推广一下蔬菜种植,偏远山区根本就顾忌不到。

不是想不想的问题,关键奥地利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政府也不知道市场上每一种经济作物的需求量。

与其将决定权交给官僚,搞得天怒人怨,弗朗茨宁愿让民众继续种植粮食算了。

大不了调节产能的问题,交给国有农场来干。实在是不知道该种啥,大不了让土地多休耕几年。

思索了一会儿功夫后,弗朗茨问道:“英国人妥协的几率有多高?”

好不容易才把英国人忽悠到悬崖边,就差临门一脚把他们踹下去了,弗朗茨可不想英国人又被拉了回来。

别的不知道,只要英国人启动粮食自足计划,就要开启长年累月的亏损模式,比法国人亏得都要惨。

受自由贸易体系限制,进口各国的粮食,不列颠都必须要一视同仁,并且还要延续现在近乎于零的低关税。

这就意味着不列颠,不可能扶持一个小弟当粮仓,把奥地利农产品挤出市场。

在殖民地开辟农场,看似对英国人来说没有难度,实际上成本却低不了。

首先就是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地区,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就算是机械农业,那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至少在兴修水利工程、改善道路交通之前,对劳动力需求量低不了。

从国内招聘劳工,光人工成本就足以令英国政府肉疼,摊销到粮食生产成本上,那绝对是天价。

没有壁垒,这种粮食是种得越多就赔得越多。估计赔上几年后,英国民众就会意识到种植粮食没有“钱途”。

等反对党上台后,就会腰斩掉这种赔钱战略,留下一堆烂尾工程,以证明上一届政府的无能。

当然印度人口多,并且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问题是印度人太多了一点,在这里发展农业,喂饱当地人都是一个问题。

估计不等支援国内,生产出来的粮食就吃光了。优先满足国内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肚子饿极了,人家也是要造反的。

前面种植棉花,都引发了一次大起义,现在还多了俄奥两个新搬来的邻居,这个时候英国政府绝对不敢胡乱折腾。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韦森贝格缓缓的回答道:“一半对一半吧!

俄国市场虽然看起来很大,实际上的购买力却非常有限。这有限的市场,还被我们占据了近七成,英国人分到的只是一些残羹冷炙。

就算是丧失了俄国市场,英国人的对外出口贸易总额,最多也就下跌一两个百分点,这点儿波动英国人还承受得住。

但是英国政府并不热衷粮食自足计划,格莱斯顿将选择权交给了议会,内阁连立场都没有表明,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这个答案等于没有,一半对一半,这与其说是在分析判断,还不如说是在赌博。

不得不承认,俄国人的手段虽然粗暴了一点儿,但效果却非常的不错。

沙皇政府都让英国人有一半放弃的几率。正常情况下,奥地利再出点儿力,最后英国议会就否决、或者是无限期的搁置议案,事情也就过去了。

一连几个方案,在弗朗茨的脑海中浮现,又被他给否决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已经不适合再做什么了。

接下来,就看法国人的表演了,想必拿破仑四世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刚刚说完,弗朗茨就觉得不对劲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奥地利和敌人合作的时间,居然比和盟友合作的时间都多。

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打开的操作方式不对,再这么下去,弗朗茨都要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分清敌友了。

“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现在弗朗茨的做法,就充分阐释了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