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1章 帝国第一次选举(1 / 2)

赵桓当然不能让腓特烈这位枭雄全权掌控军队。虽然军队作战也的确需要高度统一的指挥,否则会相互掣肘。不过,他必须对腓特烈的军事权力进行制衡,才能搞事情。

于是说道:“战时内阁掌控军队这是必须的,当然具体如何作战,可以由你这位最高军事指挥官来指挥。

但战略层面上的作战计划的制定,以及战争与和平,签订和平协议等等,都必须由战时内阁讨论决定。

也就是说,战时内阁讨论战略层面的问题,你这位名义上的帝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掌握战术层面的问题,但战略决策必须掌控在战时内阁手里,这一点规矩不能乱。”

腓特烈很清楚的知道他要组建帝国军队,并进一步扩大,离不开赵桓的支持,尤其是赵桓身后有强大的宋军,他不敢招惹,所以赵桓的话他只能听。

于是点头道:“好,我同意你的意见,涉及到战略决策,提交战时内阁,具体的战斗由我来指挥。”

两人又商议,确定了三个试点单位,分别是神罗帝国首都乌尔姆、巴伐利亚公国的纽伦堡,以及弗兰哥尼亚公国的班贝格。

这三个城镇相距都不远,都位于神罗帝国的中部,比较好掌控,在这三个城市推行新的国家体系,积累经验再进一步推广。

赵桓说道:“这三个试验点的安抚使是由上级委任,我提一个人选,另外两个试点单位的安抚使由你来推选,怎么样?”

腓特烈当即表示同意,反正只是试点,而且他还推荐两个,摄政王只推荐一个,他自然拥有更多话语权,哪有反对的?

腓特烈说道:“之前你说的这些东西,要形成文字上的讨论稿提交内阁讨论,这项工作能否请摄政王你辛苦一下?你来负责。”

赵桓当仁不让,说道:“没问题,我让人起草后先给你看看,我们俩先达成意见一致,然后再提交内阁通过之后,再提交国会讨论。”

腓特烈当然表示同意。

赵桓当即叫人负责起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宪法、组织法、选举法等等,并起草了一个国家机构试点方案。

这些都是大宋已经推行的方案,所以拿过来改一改便可以用了。

很快几个主要的法律条文和试点方案便拿出来了,赵桓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提交给了腓特烈。

赵桓让负责起草的人专门耐心的给腓特烈一条一条的解释,腓特烈听的很认真,不过尽管他很认真,依旧很多东西搞不懂,就算负责起草的人员跟他解释了也没弄懂。

不过他不在意,毕竟他不是搞法律的,但听起来总体不错,于是就答应了,提交内阁会议讨论。

在起草过程中,赵桓已经跟内阁里自己的几个忠实拥护者透露了将在神罗帝国实行国家机构改革的意图和想法。

所以伯莎、狮子亨利等人对赵桓的国家机构建设方案已经有了先行的认识。

在提交内阁讨论的时候,赵桓专门让负责起草的官员为内阁成员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并让他们拿回去自己考虑,给一定时间学习,然后再进行讨论。

果然如赵桓预料的,这些人对这些法律将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不是很在意,也预想不到,所以基本上没有提出什么像样的修改意见,也提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