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人,李格年纪最小,其次是二牛和田智民,其他都是有家室的中年人。</P>
男人至死是少年。</P>
除要开车的李培,喝得比较节制之外,田子厚也是喝啤酒,并不算醉,其他人都喝得比较开放。</P>
田智民、牛二和老班都喝得差不多,拿着手里的半杯酒说了又说,满桌子到处找人,你不找我,我找你。</P>
他们跟李格说:</P>
“李格,其实咱们很亲,按理你应该叫我一声表哥。”</P>
“你爷爷在的时候,我都叫他表公,所以咱们平辈的。”</P>
“你可以,是我们飞仙塘的天才!”</P>
“有空要多下大寨去串串门,熟悉熟悉家乡人,别见到哪个都不认识哈。”</P>
“你不容易啊!”</P>
“……”</P>
总之,言语之间都是友情乡情和亲情,说的都是人情世故。</P>
李格很享受这种感觉。</P>
虽然不一定依靠得上对方,但是偶尔凑在一起聊聊天,嘘寒问暖的也挺好。</P>
他从来没有对别人有过贡献,打心底上也没有要求如何如何善待自己。</P>
人嘛,必要的时候,有几个一起喝酒的人,其实也很不错。</P>
非得要求人人都是过命的交情,李格相信人世间没有几个。换而言之,在别人承受痛苦的时候,他自问也做不到全力以赴,掏心掏肺的耗尽所有。</P>
李家在遭受困难时,确实没有很多人出钱出力,因为大家都差不多苦难。</P>
不过,李格爷爷去世的时候,还不是大寨子的人上来帮忙的!当时,在家的劳动力都上小寨来,连续几天熬夜,最后帮忙把老爷子送上山。</P>
那时候,李格十三岁,根本不懂人情世故,大部分事情都是李培、李云贵他们那一支李家帮忙的。</P>
正因如此,李格对李培、李云贵有一种天然的好感。</P>
今天,也算是他在差不多二次为人之后,第一次跟大寨子的年轻人一起喝酒,心里还是有很多感慨的。</P>
“培哥,还有几个表叔老表,谢谢大家看得起我,我敬大家一杯。小时候,我不懂事,很少跟大寨子往来,现在人长大了,感觉还是家乡人好,家乡人亲,以后大家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通知到我,不管我是在京城,还是在老家,小寨子李家还是要挂个名,在家人到礼到,在京城的话,那就不好意思,只能随个礼表示表示。”</P>
说起随礼这事,这些年李格可是落下很多,现在回来相当于重新开始。</P>
在农村,本寨子有什么事情,几乎都是满寨参加。当然,有些自然寨太大,只请一些有亲戚关系,或者比较亲近的。</P>
李格记得,大寨子很友好。</P>
以前他不懂事,现在才发觉无法割舍这份乡情,希望续上。</P>
他杯中还有一半酒,说干就干,一口下去,只觉得喉咙火辣辣的,一股酒劲汹涌而出,还好被他压下去。</P>
其余的人也纷纷干杯。</P>
这一口,有点大。</P>
田智民喝完直接转身,跑到水龙头那边,哇哇的狂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