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孙计科其人 2(1 / 2)

可以说孙计科是沈郡守看着长大的。

孙计科十岁起就跟着沈三奇在军营里进进出出的,对于这个外甥,沈三奇非常欣赏,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幼妹的唯一骨血,还是因为这个外甥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军人。

他好像天生就是吃行伍这碗饭的。

别看他小小年纪的,在军营中,不仅能跟着这些叔伯们摸爬滚打,还能跟着士兵一起训练、剿匪,从来没喊过苦和累,很快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对于兵书的理解也是非常透彻。

沈郡守一想到过不了几年自己就要致仕了,就有一种廉颇老矣的感觉。尤其是儿子又不争气,根本就吃不了行伍的苦,到时候自己的人脉还是得交给这个外甥。可是,自己退了之后谁还会给他保驾护航呢?为此,沈郡守私下里没少发愁。

现在好了,外甥争气,自己想好了出路,这样更好。只要过了武举,他就能够再推外甥一把,如果有幸能够得中武进士,就更好操作了。

跟老刘家一样,为了帮孙计科在此次武举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沈三奇也专为他请了一文一武两位夫子,教导他武科举需要的知识。因为在兵营里的将士们到底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教导孙计科的也都是自己的独家之言,虽然很珍贵,但到底缺少了一个系统性学习。

不能说他们的教导都是野路子,但距离书院里出来的学子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平时训练、行军不成问题,但距离真正的武将世家的距离还是相差很远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教导,孙计科果真如脱胎换骨般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大家都对他抱有很大的信心,都觉得他将是此次武解元的热门人选。就连他自己都是踌躇满志的,可是没想到,最终杀出来一匹黑马,名不见经传的刘安刘子聪博得头筹,成了金科武解元,这让孙计科觉得自己还是过于坐井观天了,可能是他在军中太久,受到的赞誉太多了,以至于忽略了外面的世界。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古人诚不欺我啊!这是孙计科武举以来最大的感受。

自己的视野始终还是太狭窄了些,只有多结交有识之士才能扩展自己的见识。因此,他迫切的想要结交刘安。

而且这刘安家世良好,不仅家里的祖辈就是读书人,而且他们家一直以来就没间断过对后辈的培养,看看胡家村的刘氏学堂就知道了,虽然老刘家已经搬迁至安定府了,但依然没有停止过对学堂的支持。

可见,老刘家是个真正的积善人家,跟这种家庭里出来的子弟交往,将对自己的未来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武举成绩揭晓次日,刘安就受到了沈郡守设宴的请帖,邀请今次武举人齐聚一堂,地点设在了南大营演武场,也就是孙计科历练的军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