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娥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朝中国家大事决策中,真宗和朝臣们也逐渐习惯了皇后参政。然而太平兴国九年五月,开封出现天象:太白昼见。
太白指的是太白星也就是金星,太白昼见也就是太白星在白天出现了,放在今天也就是个普通的天文现象,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所有天文现象都预示着深刻的含义,太白昼见的含义是:女主昌。
上一次太白昼见时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比较类似的是,武则天后来也是从唐高宗身边辅政开始参与到朝政决策中的。
北宋朝廷陷入了恐慌之中,而这其中最恐慌的恐怕就是真宗本人,刘娥是自己信任的皇后和政治盟友,但自己的儿子毕竟不是刘娥所生,当年武则天为了夺权连自己亲生骨肉都能痛下杀手,如果刘娥真的有这个政治野心,自己儿子恐怕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太平兴国九年,真宗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经常会不能正常上朝,而此时他唯一的宰相王旦同志身体甚至比他更差,王旦在朝中,刘娥从宫里发出来的旨意至少还有宰相把关,方寸不至于乱,如果没有王旦,刘娥将彻底控制朝政,再无人能约束。
出于对太白昼见的深刻忌惮,真宗始终不敢彻底放权给刘娥,转过年来的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五月,王旦终于一病不起无法支持,真宗强打起病体亲自召见王旦,问王旦,爱卿身体越来越差,万一有个不测,今后的天下事要托付给谁?
王旦不直接回答,只说听皇上安排。
王旦不说,真宗只好提名,真宗提一个人王旦否一个,真宗提两个王旦否两个,把真宗给惹急了问王旦,爱卿直接说吧,不要再打哑谜了。
王旦告诉真宗,这个人有且仅有一个,就是寇准。
真宗也很直接,寇准刚愎自用,爱卿考虑考虑其他人选。
出乎意料,大度的王旦这一次强硬得很,其他人不了解无法推荐,自己病重无法辅佐真宗和朝廷,还请陛下开恩。
君臣二人没谈拢,不欢而散,天禧元年九月王旦病逝,次相向敏中升任首相,王钦若由枢密院调入中书任次相。
没错,王钦若由于在罢官期间不断的献颂文献祥瑞,彩虹屁一直没停过,在寇准被罢免枢密使之后,又回来接任枢密使了,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从枢密院调入中书任次相后,王钦若进一步大搞特稿天书运动,国家更加乌烟瘴气。
首相向敏中我们很熟了,作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跟王旦寇准都是同年,原本几位同年里向敏中仕途算是比较顺利的,咸平年间就做了宰相,只不过一个没把持住陷入了与柴寡妇的感情漩涡导致下课。后来向敏中痛定思痛远离女色,勤勤恳恳工作,终于到了大中祥符年间重回中央,担任次相。
抛开柴寡妇不说,向敏中跟之前的宰相吕端、毕士安、王旦都有个类似的品质:宽厚大度,但原则性极强。
真宗是天书运动的主谋,王钦若是天书运动的旗手,在这样的政治环境里,孤独的向敏中苦苦支撑。
真宗朝晚期,政治局势云波诡谲,在各方面势力表面平衡下暗流涌动,天禧三年五月,一项人事安排让向敏中彻底坐不住了。
宫中下达最新人事安排,夏守恩担任捧日指挥使兼天武指挥使,刘美担任龙卫指挥使兼神卫指挥使。当月没过完,夏守恩又升任殿前都虞侯,刘美升任马军都虞侯。
夏守恩是皇后刘娥一路提拔起来的,属于皇后亲信,而刘美就是皇后的前夫龚美改姓。真宗朝开封城禁军组织架构按照等级分为上军、中军、下军,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支部队属于上四军,在禁军中地位最高,现在分别由夏守恩和刘美垄断,接着两人又分别担任殿前都虞侯和马军都虞侯,鉴于赵匡胤以后没人敢担任殿前都点检,也没皇帝敢封将领当殿前都点检,甚至连殿前都指挥使都很少安排,殿前司和马军司的都虞候基本上就是两个军事机构的最高领导。
现在开封禁军已经全部被刘娥把持,整个北宋的军事力量也控制在刘娥手中,鉴于真宗当时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召开正常的朝会,所有决议全部由宫中直接下达,刘娥下一步要做什么,没人敢想象。
向敏中着急,天书不天书的他已经不在乎了,只是担心武则天篡唐再来一遍,江山社稷怕是要保不住。就在向敏中需要采取措施的时候,宫中一股政治势力来找到向敏中。
天禧三年的某一天,宦官周怀政找到向敏中,提出了那个唯一的解决方案,让寇准回到中央,依靠寇准强大的个人威望和执政能力确保真宗之后太子能够顺利即位。
周怀政可不是一般的宦官,这位仁兄从小双亲死于战乱,被赵光义身边宦官收养,长大后继承养父的事业也做了宦官。由于脑子活泛会来事儿,周怀政在宫中升迁很快,澶渊之盟后真宗大搞天书运动,周怀政凭借自己的社交牛逼症在真宗历次大小祭祀活动中完成了大量管理协调工作,深得真宗信任,仅仅大中祥符七年就升任都监,成了宫里的宦官头子。
大中祥符九年,真宗在宫里建立了一座资善堂,安排周怀政兼任资善堂都监,全权管理资善堂事宜。
资善堂虽然只是一间不大的宫殿,但却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真宗唯一的皇子赵受益读书学习的地方。
大宦官周怀政管理着皇宫的所有闲杂事务,刘娥搞得那一出拿别人孩子当政治筹码的把戏他自然是清清楚楚,赵受益进入资善堂学习之后非常认真刻苦,对周怀政也很依赖,史书记载赵受益称呼周怀政为“周家哥哥”。
看着这个用功读书、对自己如此亲近的皇子,周怀政心里涌起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哪怕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他顺利即位,保全大宋江山社稷。
心思缜密的周怀政联系上了向敏中,告诉了首相他的方案,干掉次相王钦若,让寇准回朝,所有人共同辅佐皇子,对抗刘娥。
在得到向敏中的默许后,周怀政开始执行他的策略。
天禧三年,不断有人状告王钦若受贿,北宋年间大家都用铜钱或者布帛作为货币,也没有如今微信支付宝这种能留痕的支付方式,所谓行贿受贿那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王钦若为官多年难免会有一些破绽,告状的人不停地告,告到最后真宗都烦了,王钦若请求御史台调查,结果被真宗怒斥占用公共资源。
前朝的官员哪有后宫的宦官了解真宗呢?真宗身体当时已经非常差了,他根本不关心王钦若到底受没受贿,他只想所有人都给他留个清净日子,别来烦他。王钦若被告了状,当然想为自己辩白,越是想为自己辩白就越是惹得真宗厌恶。
这还没完,接下来有关部门汇报,在商州查获一名非法道士,道士私藏禁书而且还会妖术,招供说自己曾经是王钦若的门客,所有这些违禁行为都是在王钦若的授意下进行的。
这下就犯了忌了,真宗天书运动本身就是以道家为基础,所作所为都是佞道的行为,现在王钦若居然背着皇帝自己悄悄地佞道,这就属于严重的违纪,王钦若于是被罢免相位,贬去了杭州。
扳倒了王钦若,还得创造契机让寇准回来,周怀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利用天书召回寇准。
天禧三年三月,就在王钦若被打击的前夕,一位名叫朱能的永兴军(今陕西东部)地方巡检向地方长官寇准汇报,发现了天书。
真宗朝正常的拍马屁行为是献祥图、献颂文、献祥瑞,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献天书,属于顶级拍马屁行为。
因为天书的撰写权在真宗那里,没经过皇帝首肯的天书肯定是伪造,伪造天书一定要杀头。
巡检朱能的另一重身份是周怀政的心腹,他向寇准汇报发现了天书,说明这份天书是从宫里流传出来,换句话说,这份天书是经过真宗首肯的。
橄榄枝抛来了,寇准犹豫了。
寇准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多年的为官生涯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心神,尤其是真宗沉湎于天书运动不理朝政,自己上一次回到中央担任枢密使却不能力挽狂澜之后,寇准更是对朝廷心灰意冷,不想再去趟这潭浑水。
朱能报过来的天书被寇准雪藏了起来,不打算靠这份顶级马屁引起真宗的注意回到中央。
然而没过多久,在朝中任职的寇准女婿王曙回来向老丈人一番劝说,寇准竟然上报天书了。
王曙告诉寇准,现在朝中真宗病重,太子年幼,皇后刘娥势力越来越大并且已经开始在朝中军中安插亲信,首相向敏中身体也不好,次相王钦若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真宗、太子和朝廷都需要寇准回去稳定大局。
寇准动摇了,出于对权力的欲望也好,出于对天下的责任也好,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回到朝中。
寇准向朝廷献上了永兴军发现的天书,不久之后朝廷果然下诏寇准回京,临行前,寇准的门生给寇准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称病不朝,远离是非;中策是回朝之后坦诚天书为朱能所报,并非自己发现,保全自己一世英名;下策是回到中书,重新做宰相。
寇准没有听门生的建议,选择了下策,踏上了回京之路。
天禧三年六月,寇准回到开封任同平章事,向敏中是首相,寇准是次相。
首相向敏中是自己的同年又是自己坚定的支持者,政治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寇准,但寇准环顾四周,发现一个刺眼的人物,丁谓。
丁谓为了进入中央中书等了太久,天禧三年六月寇准回朝任同平章事的同时,丁谓升任参知政事,正式进入中央政府核心决策团队。
丁谓是五鬼中的二鬼,历史上从来都是大奸臣大反派的形象,然而真实的丁谓绝不是简单的奸臣,我们常说千人有千面,奸诈的丁谓自己就有千面。
总的来说,丁谓是个天才。
丁谓,苏州人,在中进士之前,丁谓同志就在苏州当地家喻户晓了,他的诗词文章非常出众,当地的读书人都拿他来跟韩愈柳宗元相比,要不是后来名声太臭,唐宋八大家里得有他一席之地。
受到众人赞美的丁谓果然不负众望,淳化三年考中进士,在短暂的大理寺工作之后被朝廷派到了西南的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任职。到了夔州丁谓才发现,当地人已经反了。
这就坑爹了,朝廷安排的工作岗位居然是个造反窝子,丁谓来之前并不知道有人造反,也没带一兵一卒,但是来都来了,总不能灰溜溜的逃回开封,丁谓直接孤身到了叛军营地,找到叛军头子要求谈判。
谈判的过程已经没人知道了,但是史书记载丁谓给了叛军三个条件:之前造反杀掉不少当地官员的罪名既往不咎;根据朝廷管理边民的政策允许当地百姓自己养马,并且政府定期组织榷场以方便马匹交易;夔州当地产盐,政府组织百姓生产然后统一与旁边州县交易,换来粮食满足当地百姓需要和军需。
叛军被丁谓忽悠住了,之前的地方官从来不与自己对话,这突然从中央来了个人居然提出了如此宽厚的条件,这谁还造反?叛军高高兴兴的歇菜了,不打了,都回家干活儿去。
远在西南的丁谓治理边民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开封,引起了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的注意,向首相李沆提出,夔州的丁谓是个人才,应该提拔重用,没想到李沆不同意提拔丁谓,还告诉寇准,丁谓品行不端不能提拔。
寇准纳了闷了,这好好的人才怎么就不能提拔了?
优秀的丁谓马上迎来了人生第二场表演,景德元年澶渊之战开打,朝廷把丁谓派到黄河北岸的濮州(今河南濮阳)抵抗辽军,丁谓到任之后辽军已经在河北形成了如入无人之境的状态,濮州老百姓人心惶惶,都不愿待在黄河北,想要渡河到黄河南。
为了妥善安置老百姓,政府组织了渡船,加上民间个人的渡船,每日摆渡想要过河的人,但是人多船少形成了挤兑,个别船主开始坐地起价。丁谓知道了之后安排人偷偷从牢房里带出来几名死刑犯,打扮成民间船主的样子,以打击坐地起价的名义当着所有渡船的面一个个的斩杀,这样一来可把加钱的船主吓坏了,丁谓趁机组织所有船只加班,用了三天时间把想要渡河的百姓全部送到了黄河南岸。
老百姓跑了,契丹人可没跑,丁谓想了个办法,把城里的青壮年召集到一起,沿着黄河布置旗帜,鸣金敲鼓好不热闹,辽军远远的看到濮州区域又是摇旗又是呐喊又是鼓锣齐鸣,也搞不清楚宋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鉴于当时河北宋军主力依然在虎视眈眈,辽军根本不敢打任何没有把握的攻坚战,濮州在整个战争中安然无恙。
澶渊之盟后,能文能武的丁谓回到中央,担任三司使。
一个顶级经济学家同时执掌财政部和发改委是一种什么体验?就是北宋景德年间丁谓之于国家的体验。
丁谓就任三司使之后,首先就发现了北宋川陕地区由于以往从岭南运送粮食导致积累了大量军需储备,接收的盐和当地产的盐加在一起形成大量库存,于是从中央层面主导将一部分盐换成了布帛,解决了大量军费,也稳定了川陕的物价。
接下来,丁谓又搞了个大动作,他搞了一次人口和土地的大普查。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都能感受到,每一次人口普查的麻烦,社区登记、异地工作、人户分离等等一个个专业词汇简直能把人口普查工作人员累晕,更不要提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这项工作的繁杂程度。
工作有困难不怕,办法总比困难多,丁谓向中央要来了政策,在各个州县专门增设一名“劝农使”,直接对三司负责,经过艰苦摸排汇总,景德三年年底终于完成了此次大普查,调查出了大量隐瞒的土地和隐瞒的人口。
根据丁谓的年终总结,当年国库总收入达到6373万贯,比未普查之前的咸平六年多处346万贯,涨幅达到54。
如果放在今天,哪位经济学家主持实施一项政策,能让我们国家的Gdp跨越式的增长54,估计要被全国人民当成神一样敬仰起来。
仅仅是增加点国库的收入远远不是丁谓先生的追求,搞完人口土地普查之后,丁谓又主持了一场变法改革,变法的对象是茶叶。
茶叶是古代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同当今社会的烟草一样,重要的经济作物往往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茶贩子流窜式各地倒卖,搞得国家收税收不上来,茶价也很不稳定。丁谓变法的措施是在全国各产茶之地强化官方统一收购,增加官方开办的榷场,各地严格管理茶叶交易必须在榷场进行,不得私下贩茶,各地官府根据榷场交易量收取茶税。
茶法改革之后,单独茶税每年所增加收入达到200万贯以上。景德年间开始实行新茶法,到了大中祥符年间,茶税每年增加收入更是超过了300万贯,给国家增加了大量稳定收入。
正是因为丁谓这种出色的财务管理能力,才让他在面对真宗询问封禅泰山费用时自信的回答,大计有余。毕竟,政府财政要是破产了他丁谓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然而即使凭借丁谓超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封禅泰山还是花费了一笔巨额财政经费,可没想到从泰山回来之后,真宗的佞道行为越发严重,玉清昭应宫原本只是用来供奉天书,后来在真宗的授意下越建越豪华,全国各地也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大肆修建各种道观,在这种形势下,就算是首席经济学家丁谓也顶不住了,他在大中祥符四年向真宗上奏,东封西祀,赏赐亿万,陛下皇恩浩荡,可国库的钱已经见底了,撑不下去了。
上奏的结果是,真宗不予回应。
不知是人到中年自甘堕落,还是眼看国家无力扭转,从某个时刻开始,丁谓彻底放弃了他原本的一心为公的职业操守,转身变成了一个职业马屁精。
天才一旦变成了马屁精,那必然就是天才马屁精,随着玉清昭应宫无休无止越建越宏大,群臣的意见也越来越大,终于在一次朝会上大家又提起这项工程,一致认为国家撑不住了,不能再建下去了。
当时皇子赵受益还没出生,前面五个皇子全部夭折,丁谓怒斥群臣,陛下富有天下,建一座宫殿崇奉上天,未有皇嗣,正可以祈福。
所有大臣,包括首相王旦,都被这句话镇住了,天子无后这代价太大了,区区一座宫殿又算得上什么呢?谁再敢上述反对修建宫殿,以后老赵家生不出皇子那就是千古罪人。
随着玉清昭应宫的完美落成和各种颂文祥图祥瑞的呈报,丁谓取得了真宗的信任,大中祥符五年九月,丁谓进入中书,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寇准到中书后,对丁谓那是一百个看不惯,原因就是上次导致自己罢相的三司使林特,而丁谓作为前任三司使后来的参知政事,一直都是林特的上司,也是林特绝对的后台。
在上一次任枢密使期间,寇准攻击林特最后导致被贬出朝廷是因为真宗厌恶寇准的态度,而林特所掌管的三司又是真宗搞天书运动钱财支持的来源,在上一次的罢相风波中丁谓其实是有心无力的,林特是自己的心腹,但是寇准在朝中威望实在太高了,丁谓不敢跟寇准硬刚。
既然干不过,那就好好配合好领导把工作做好,丁谓拿出了天书运动中那股子拍马屁的精神头,对顶头上司寇准百依百顺,让俺干啥俺就干啥,领导,啥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