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北伐(1 / 2)

不管金国如何看待,北伐是板上钉钉要执行的,气氛已经到这儿了,绝不能半途而废。

嘉泰四年三月,韩侂胄派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镇江是南宋对金作战的重要指挥基地,韩侂胄的意思不言自明,朝廷要重用辛弃疾。

身负重任的辛弃疾来到镇江,第一时间派出探子前往江北打探金军布防,在花费重金多方打探后得到可靠消息:金军在淮东、淮西各个主要城市布防严密、军容齐整、粮饷充足。

辛弃疾开始担心了起来。

韩侂胄虽然一心要北伐,但更多的是为了拿北伐当做自己的政治资本,在临安操作朝政他在行,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却根本不懂。南宋宁宗朝宋金两国并不存在一国国力碾压另一国的情况,我们知道战争打的是国力,国力悬殊的话不需要神机妙算强国就能战胜弱国,国力相当打的就是主帅调兵遣将能力,赵构、孝宗两朝名将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病逝,谁能率宋军北上伐金?

毛主席说过,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可韩侂胄仅仅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敌人,一直到北伐前夕,得到的消息也仅仅是出使金国的官员回来的汇报,认为金军不堪一击,只要王师北上定能克复中原。

金军不堪一击那是去草原长途奔袭吃不上饭才不堪一击,现在你跟人家打阵地战还以为人家不堪一击,你当中原是草原?

出于对两国军事实力的对比,到了镇江府之后,辛弃疾曾多次上疏,建议不要贸然发兵,而是先修战备,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眼看着要开打了自己这边的核心主战派突然间犹犹豫豫,韩侂胄非常不满,将辛弃疾调任绍兴知府,离开了对金作战的前线,辛弃疾见状心灰意冷,辞官不受,回到了带湖家中再次归隐。

打压辛弃疾并非韩侂胄对辛弃疾个人有私怨,而是韩侂胄为了加强北伐的集中决策,必须把权力也高度集中。

虽然当时首相陈自强是韩侂胄的亲信,但毕竟凡事都需要由首相代理进行决策,要想命令准确上传下达,就必须缩短决策链,所有命令统一一个出口。

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七月,在韩侂胄一手运作下,朝廷下诏封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直接进入宰执,位列众宰相之上。

北宋的宰相叫同平章事,人家谦虚,都不说自己是平章事,而是说“同平章事”,到了韩侂胄这儿可真是又骄傲又无知,以为自己了不起,不仅要管政务还要管军务,平章军国事,如此浮夸的头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亲自当了首相韩侂胄还嫌不够,又在自己府中设置了机速房,三省印章全部纳入机速房,所有国家机要全部交由机速房研究决策,无需朝廷干预。

公然与皇帝分权,韩侂胄这一僭越行为开始引来无数非议,但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上外界的看法了,开禧二年三月南宋正式下诏北伐,为了彰显国家北伐的正义性,韩侂胄安排时任礼部侍郎的李壁作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诏书: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蠢尔丑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廷而敢为桀骜,洎行李之继迁,复嫚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招,属胡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敏则有功,时哉勿失!

管你是日寇还是美帝,只要侵犯我祖国,我就一定要伸张正义报仇雪恨,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