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守蜀(2 / 2)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古人,在经济学不完备的古代硬生生的搞出了一套南宋版的“承兑汇票”,但也正是交子有政府承兑的这一担保作用,四川的交子勉勉强强流通了起来。

社会稳定的时候用交子可以,交子与实体货币兑换也相对稳定。但开禧北伐期间吴曦谋反,四川还没打出去便先内乱,虽然后来无吴曦伏诛,谋反也被镇压了下去,但引起的战乱严重破坏了四川的经济生产,地方政府开始想办法救经济。

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生产、货币政策和汇率是一组不可能三角形,四川政府要救经济,又不能不用交子,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放弃汇率,让交子贬值。

于是,从开禧元年开始,四川交子发行量大幅增加,原本政府承诺每三年给予兑换的承兑机制破产,三年到期的交子无法兑换,四川交子贬值严重,几近废纸。

现在余玠来了,想要恢复生产就必须要用到交子这个金融工具,而汇率的失衡又导致交子不被百姓信任,那么为了保住经济生产和汇率,就只能改变货币政策。

余玠采取了两项措施,一个是减少交子发行量,余玠在四川期间每年交子发行量减少到南宋初期水平,大大少于之前开禧以来的年发行量;另一个是延长交子承兑期限,以往到期的交子由政府分批进行兑付,而新发行的交子由原三年承兑延长至十年承兑,百姓看到之前的交子陆续承兑了,反而不再担心十年期的新交子不会兑不出来,逐渐的恢复了人们对交子的信心。

凡事啊,只要是用心琢磨,总是能有个解决办法的。

四川自古以来都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在余玠精心治理下很快恢复了经济生产,粮食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太平有象,民物熙然”。淳佑十年,入蜀已逾八年的余玠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出师北伐。

南宋时期的四川主要分四个大板块,最西边的成都府路、中间的潼川府路、东边的夔州路和北边的利州路。蒙古多次南侵劫掠,目标主要是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北归之后部分蒙军依然占据着利州路,控制川北门户。

利州路治所位于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这里南控米仓山、大巴山,北据秦岭,是陕西南下四川的一处军事重镇,曾长期作为四川宣抚使、制置使的驻所。

当年诸葛亮五出祁山凭的是什么?就是凭借着掌控者汉中一带,从地形上占据了主动,否则以蜀汉的国力,能够守住剑门关就不错了,想北伐根本不可能。如今余玠也面临一样的形势,收复中原是所有爱国志士的终极梦想,从四川的战略角度来看,想要实现北伐的目标就必须拿下兴元府,进而对陕西、长安实现战略威胁,寻找机会收复陕西、收复长安。

淳佑十年十一月,余玠在四川集结五万大军,沿兴元府西南的金牛道北上。蒙军阶州(今甘肃武都县)守将王德新原为宋将,此时王师北上趁机回归祖国,抓了阶州两位蒙军将领前来投奔。宋军开局顺利继续前进,先在路上的金牛堡击败蒙将王进,接着又在罗村、西县(今陕西勉西县)两度击败前来阻击的蒙军,进驻到兴元城外不远处的中梁山。

兴元府城防坚固,强攻恐怕会造成较大伤亡,余玠派部将焚毁了兴元府以北通往大散关的栈道,切断大散关以北蒙军的增援路线,接着在兴元城外大肆砍伐竹木制造城寨,每天白天派士兵不停地在几个城寨之间来回奔走,夜里又派人不断持火把进入城寨再悄悄溜出去,接着再持火把进入下一个城寨。

就这么演了几天的戏,余玠果然把兴元城里的蒙古人忽悠瘸了,蒙军兴元主帅夹谷龙古觉得宋军人多势众,自己不是对手,打算突围逃跑,但身边的汉人谋士向他建议,宋军远道而来不可能有太多兵力,越是在城外搞些个大动作越意味着宋军这是虚张声势,根本不足为惧,只要耐心守城,待宋军师老兵疲之后自然自行退去。

了解汉人的还得是汉人,余玠在城外一番折腾却没引起城内蒙军丝毫异动,知道蒙军这是打算据城死守了,于是率军发起总攻,云梯、石炮全都招呼上,昼夜不停。城中蒙军同样坚决抵抗,白天夜里兵不卸甲,双方苦战数日,兴元城中蒙军逐渐不支。与此同时,大散关外的蒙军统率塔思也得知了兴元府被围攻的消息,本想率军前来救援没想到关内栈道已毁,蒙军主力无路可走。

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栈道同样也通兴元,在塔思多方打听之下,得知大散关以西的陈仓道同样可以南下进入兴元,于是塔思率大军绕行陈仓道南下,奔袭千里前来救援兴元府。

五万大军对于宋军而言兵力不少,对于蒙军来说却根本不够看,再加上蒙军多为骑兵,打起来宋军的步兵也打不过,因此当余玠得知蒙军主力已经前来救援之后,立即下令全军撤退,大军返回重庆,临行前再次派人在城外城寨里演了一把戏,蒙军以为宋军大军还在不敢轻举妄动,等塔思主力到了之后才发现上当,再想追击,余玠已经率大军从容撤退。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还得能跑得掉,这才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