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改革者都是要具备极大的勇气的,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是件苦差事,成功了受益者不一定会夸你,受损者一定会骂你,失败了全天下人都会骂你。
公田变法就是这么一出注定背负骂名的改革,出发点是为了挽救国家,但贾似道最终失败南宋也最终灭亡,只剩下了骂名。
在解释公田变法之前,还是要先说一下变法本身,宋朝三百多年历史上,皇帝上台搞得那些个更化比较虚暂且不论,光是叫的出名的就有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和公田变法,庆历新政主要是针对吏治的变法,熙宁变法是一整套的经济政策,而公田变法是一项非常具体又非常高效的增收措施。无论哪一出变法,其本质都不是为了某个群体某个阶级,而是为了整个大宋王朝。
朝廷不是红十字会,钱不能无中生有,变法永远都是痛苦的,只有变法成功国家富强了人民群众才能享受到之后的红利。
不管是商鞅、王安石、贾似道还是张居正,变法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富强,在国家层面都是好政策,但在人民群众面前只能算是个中性政策,过程中有人受损有人受益,只有国家富强之后才能实现最终的全民受益。
公田法就是这么一项措施,景定三年四月朝廷下诏,先是重新核查各地闲田全部收为国有,接着对于所有官员地主都有产家庭进行排查,严控其私田数量:一品官员允许其保留五十顷,向下依次递减,九品官员允许保留五顷,民户与九品官员标准一样,允许保留五顷。
私田超出标准的怎么办?由朝廷统一回购收回,回购的价钱也有明确标准,按照土地好坏来划分,地租最贵超过每亩一石的回购价为二百贯,九斗的回购价一百八十贯,接着依次递减,地租每减少一斗回购价就便宜二十贯钱。
土地是地主豪强阶级手里下蛋的鸡,朝廷强行回购势必会遭到地主豪强们的强烈反对,于是贾似道授意,先在两浙东西路、江南东西路四路搞试点,看看效果。
利用行政力量抑制土地兼并,把多余的土地收归国有开办成“国有农庄”,为了防止反对力量太强大先在小部分地区试点运行,什么叫政治智慧?这就叫政治智慧。
详细措施制定好了,接下来就是执行了,可临到执行了贾似道又遇上一桩难题-缺钱。
当初为什么要被迫变法?就是因为没钱,现在变法又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可朝廷就连这启动资金都拿不出来,但难题难不倒贾似道,没钱是吧?度牒、告身这些都是钱,还有会子是朝廷独家发行,也是钱,都拿出来用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