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要灭南宋就必须拿下襄阳,南宋想保住江山就必须击退元军。南宋咸淳八年、元朝至元九年五月,京湖制置使李庭芝在范文虎损兵折将败退回来后收拾残兵,亲自挂帅率军前去救援襄阳。
带上鄂州全部兵力出征,此次李庭芝可谓孤注一掷要救襄阳,然而现实很残酷,随着襄阳包围圈越扎越紧,元朝的名将基本已经集齐在襄阳城下,刘整、史天泽、张弘范、汪良臣全来了,汪良臣更是从重庆带来一支水师与刘整会师,元军水师达到将近十万兵力。
李庭芝手上的残兵仅数万,元军水陆大军合计近二十万。两相对比宋军几无胜算,但李庭芝带兵多年聪明得很,战略上襄阳一定要救,但战术上可以灵活跟蒙古人周旋,他率军北上走到离像样不远处的郢州(今湖北钟祥县),不走了。
郢州这个地方地方不大,城池也不坚固,离襄阳大概一百多公里,顺着汉水坐船北上大概也就一天时间就能到。
玄机就藏在这一百多公里的水路里。
宋军先前援军接二连三被击败后,襄阳城里补给断绝,想要保住襄阳就得先给城里送去补给,而从郢州到襄阳的这一百多公里的水路上,长满了水草。
长满了水草就意味着可以暗中行动,实际上在此之前郢州宋军一直都在向襄阳派出小股部队藏在水草里暗中输送补给,可后来被蒙古人发现后对此段水面加强了戒备,运粮船几次被元军截获之后便不再输送。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蒙古人以为宋军不会再藏在水草里运粮了,但李庭芝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到了郢州之后招募当地死士组成敢死队,很快便组织起一支三千人的运粮敢死队。
三千当地死士,领头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张顺一个叫张贵,趁夜里率军驾轻舟出发。宋军长期不走水草,元军果然没什么防备,敢死队很快开赴襄阳城东,可到了城东的汉水水面上才发现元军鸡贼的很,宋军之前三番五次趁着水面上涨跑来打水仗,撒星桩根本挡不住宋军战船,于是便在水面上停满战船,战船之间用铁索相连,水面涨到哪儿就把战船开到哪儿,铁索也拉到那儿,坚决不放过任何一艘宋军战船。
铁锁战船只能挡得住无名之辈,三千死士在张顺张贵的带领下奋勇杀了过去,张贵一马当先,手持巨斧砍开铁索,率宋军水师冲破元军封锁,接着张顺殿后,待大部队穿过之后率后队向元军发射火箭、巨弩,成功将追击的元军拖住。
一夜过后,张贵顺利带领敢死队主力进入襄阳,带来了城中紧缺已久的粮食、食盐、木炭、兵甲等物资,可大家左等右等始终等不来殿后的张顺,直到数日之后水面上漂来浮尸,尸体穿着甲胄手持弓弩,宋军打捞上来一看正是张顺,身中四枪六箭,怒目圆睁,仿佛还在与敌人血战。
张顺牺牲之后,张贵化悲痛为力量,在襄阳城中稍事休整后便按照原先约定出城接应郢州方面派来救援的宋军。然而敢死队刚一出城便出现叛徒,泄露了张贵的行踪,无奈之下张贵只好率众急行军,先是在襄阳城北的小新河遭到刘整和阿术分别率元军水师伏击,到了襄阳城东南的龙尾洲之后又中了元军的疑兵之计陷入重重包围。
退无可退,但张贵没有轻易投降,率军与元军拼死肉搏,身中数十创后终于力竭被擒,元军把张贵押回到阿术大营,阿术亲自劝降,希望他弃宋投元,几番劝降无果只好下令处死了张贵。
张贵死了,但阿术还要利用张贵的死来打击襄阳城的士气,于是便找来了四名宋军降卒抬着张贵的尸体来到襄阳城下,通报张都统已经阵亡,督促吕文焕赶紧投降。
张贵张顺两人可谓襄阳城的恩人,张顺此前已经战死,城墙上的宋军看到张贵也被元军杀害不禁悲痛哭泣,吕文焕看到张贵尸体也是悲愤交加,派兵出城抢回张贵尸体安葬在张顺墓旁,为两位英雄立庙祭拜。
给襄阳送去了急需的补给,却又损兵折将提高了元军警惕,李庭芝深知自己带到郢州的数万宋军还远不是元军对手,硬拼肯定打不过。既然硬拼打不过,就得想办法智取,元军主帅是阿术和刘整二人,如果能让二人窝里斗,那宋军岂不就能坐收渔人之利?
刘整是南宋叛逃到元朝的降将,自古以来降将都不怎么受待见,李庭芝决定搞一出驱虎吞狼之计,让阿术或者元朝朝廷以为刘整要谋反,干掉刘整。
用技就是演戏,既然要演戏那就得演的真真切切,李庭芝从临安那里要来了由南宋朝廷下达的诏书,封刘整为燕王、卢龙节度使,然后派和尚带着诏书、符节、金印等物品前往蒙军大营中求见。
来路不明的和尚突然来到刘整营中,消息很快不胫而走,阿术不敢怠慢立即上报朝廷,刘整为了自保只好只身北上远赴开平觐见忽必烈,解释自己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定是南宋为了自保而挑拨离间,想借朝廷之手杀死自己好让围攻襄阳的元军群龙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