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独树一帜创魏国(2 / 2)

百年繁复 草海之文 1368 字 9个月前

这是水到渠成的突然和自然,尽管这一切都发生在仓猝之间。贺兰讷兄弟二人领着外甥站在他素常指挥征战演武的土墩上,从贺兰芳手中接过代王的玺绶,双膝跪地,前行叩拜,说:“请代王接受玺绶,继承先人遗志,复兴代国。”

众牧民也跪在土墩前,跟着呼喊口号:“请代王接受玺绶,继承先人遗志,复兴代国。”

拓跋珪含着滚滚热泪,在春日的阳光中,双手接过代表王权的玺绶,庄严地向四方宣告:“代国复兴”,自己也正式称为“代王”。这一年是公元386年的初春,这一幕就发生在贺兰悦的部落属地牛川。

代国再次建立,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更需要一个安定的环景,稳固的地域,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行。代王拓跋珪以中原先魏的政治官佐布局,改元登国,以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分部治其民众。以张兖为左长史,许谦为右司马,主理朝政。

代国初建几天,拓跋珪就带领着一班大臣,巡视自己的“代国”属地,在初春的咋暖还寒中,不服输的雪花在初春原野的点点新绿中肆意飞舞,一条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牦牛川无声地流淌,活象哀妇无声的垂泪。年轻的拓跋珪挥舞马鞭指着起伏的远山,说:“爱卿,你们说,这里能施展开拳脚吗?”

右司马许谦不解其意,说:“以牛川的广阔,就是十万八万步骑操练演武,也不会拥挤。怎么会施展不开拳脚呢。”

贤臣张兖会意,说:“要想自立于各国家之间,这山谷之间的原野太狭窄了,确实难于施展拳脚。”

年轻的拓跋珪见左长史一点即通,十分高兴地说:“先祖从白山黑水之间,跋涉阴冷腐臭的沼泽,最终落脚于盛乐,是我代国的龙盛之地,我们要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帝国的都城还得要向南方发展。今后才可俯视而下,逐鹿中原。”

张兖主动请命:“代王有如此雄才大略,我这就带领几百人马前去盛乐踏勘。若条件允许,即修缮以前残毁的宫室。”

第二天,张兖带着一百名人马及贺兰讷兄弟二人资助的金银绢帛,悄悄来到破败不堪的盛乐古城。看见城墙宫殿遗址依旧当年规模,只是已经破烂不堪,当即招募功匠,修缮破败的宫廷、官署。并对外发出文告,广泛宣传,说是代王拓跋珪要把盛乐古城打造成北方的大都市。

经过两个多月的维修,整治街道,苍凉的盛乐古城这才又有一些热闹气息。逃往外地的农牧商贾听说了盛乐古城的宣传,见到了商机,又拖儿带口回到了这座北方小城。一时,路断人稀的小镇,又成了几千人口的交通要冲古城。

四月初夏,年轻的代王听了张兖的汇报,带领全部人马向盛乐挺进,途中在东沐川稍事休息,祭奠农妇和山豹子,告慰母子二人英魂,这才驻跸盛乐城,诏命盛乐为盛京。

在确立了都城之后,拓跋珪总认为“代国”之名不详,代国代国,顾名思义,只是一个替代之国,实非国祚长久的吉祥称号。而今南有东晋,西有前秦,拓跋珪决心像魏武帝那样,建立一个强大的曹魏政权。经与大臣们反复讨论,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将其国名定之为“魏”。

以此伊始,一个稚嫩的蕞尔小国,即在河套地区的大漠之中诞生了。史家为了将其与前朝的几个魏国相区分,称其为北魏。从此,一个崭新的国家,以她独具特色的民族兼容性和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而永存于历史典籍和文学艺术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