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贤君问计得良臣(1 / 2)

百年繁复 草海之文 1547 字 9个月前

与秦国和亲,迎娶贵妃姚媛,使拓跋嗣的后宫主政有了主心骨,也让魏国有了一个稳定的后宫。拓跋嗣登台施政,迁徙百姓到京畿,促进民族大融合,使京畿成为北魏名副其实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文治了得,武功也毫不示弱:他耀武扬威,征战柔然,狠狠打击了敌人觊觎的野心,为其后的十几年赢得了稳定发展的和平时期。

战争的胜利,治国的疗效,使初为国君的拓跋嗣在短短的几年,即交出了主政一国的合格答卷。使四周臣服和未臣服的国家都认识到拓跋嗣是不可多得的文治武功非凡的君王。

又是天妒英才,拓跋嗣治国理政的胜利,却让上苍眼红,老天爷似乎并不眷顾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君王,突然间发起了脾气:整个京畿一带,千里大旱,漠北草原,河水干枯。居民连吃水都成了问题。漠北大批的难民、乞讨的牧民,纷纷向平城一带迁徙,这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大迁徙,解决全国性的大饥荒。

这几年,拓跋嗣继承先帝的改革方案,继续改革,劝课农桑。粮食仓库都堆满了,可是,几十万农民的存粮,毕竟经受不住平空白地增添的一二百万难民的吞食,平城代北广大地区都出现了民众饿死的事件,安定、团结的局面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拓跋嗣忧心如焚,召集大臣商量对策,解决饥荒。太史令王亮启奏:“谶书上说‘魏当邺都,可得丰乐’,魏国应该迁都邺城。邺城地处中原,历来是隋朝的陪都,粮食、布帛唾手可得,迁都之后,可以一劳永逸。”这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避实就虚,拓跋嗣笑而不答,问博士祭酒崔浩:“爱卿以为如何?”

这次动议,是北魏历史上自迁都平城以后的又一次迁都建议。

崔浩是白马公崔玄伯的大儿子,曾经向拓跋嗣讲授过《易经》《洪范》等汉文经典,和皇帝是亦师、亦友、亦臣的关系。他预测的天下大事走向,无不应验,拓跋嗣对他甚为宠信。

崔浩见明元帝垂询,害怕北魏乘机向南部扩张,就从容应答说:“用迁都的办法来解决饥荒,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中原地区的人,都认为我们魏国地域广大,一定是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所以畏惧地称呼我们是牛毛之众。”

确实,西方和南方各国都是这样称呼北魏,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邪恶的称谓,所以四方各国才不敢贸然侵犯这个“牛毛国”。崔浩望着静听下文的众大臣,继续发表演说:“现在,如果把我们的部队向南方迁徙,我们的人口难以布控南部诸州,我们的实际力量就会被中原人所了解。再加上我们的百姓迁徙后,如果水土不服,疾病流行,北方云中、代郡、平城这些老根据地留守的兵员民众减少,北部空虚,北方广大地区必然受到外部势力的威胁。”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场景,不用崔浩再介绍,拓跋嗣为之担忧起来。崔浩见自己的话得到君王的共鸣,知道自己的发言起了作用,又继续说:“现在我们居住在北方,中原一有变乱,我们起兵南下,依靠林区布防,漫山遍野,旌旗招展,让他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有多少人马,这是我们能威服百姓,镇慑中原及西方各国的道理。到来春新草生长,牛羊也开始产奶,那时以平城的存粮赈济灾民,兼以菜蔬果品,延续到秋粮丰熟,是不成问题的。”

拓跋嗣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可行而又便于实施的方案。水能载舟,一个君王担心的是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所以,拓跋嗣还是担心地问:“据我所知,现在各仓库的存粮因为几个月来用以赈灾,都已经所剩不多了,如果明年秋天还是荒旱,那又咋办呢?”

崔浩说:“现在我们可将特别贫困的家庭迁徙到山东(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安置,那些地方连年丰收,老百姓存粮甚多,足以让外来人口渡过饥荒,若明秋荒旱继续,到时再想办法。办法总是会有的,因时因势因地而宜。”

拓跋嗣极为赞赏崔浩的设计:“很好,我也是这个意思。”

于是,一声令下,全国发动大规模移民,将极贫弱的人口迁移到中原地区三州安置。明元帝亲临三州,劝农民种粮栽菜,自己也亲自下田与农民一道耕种,随行的警卫部队也一起下田劳作。皇帝的行动给全国极大的影响,各地农民纷纷抗旱保苗,见缝插针套种其他庄稼。经一春辛劳,来秋果然获得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