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皇帝的话,高肇赶紧报上籍贯,履历,叩头谢恩。皇帝的舅舅高显诚惶诚恐,言语失当:“小子小民高显,渤海修县人。”表兄高猛本来只读了三天“望天书”,更是吓得语无伦次,说:“小民,贱民高猛,亦渤海修县人也。”
一个土得掉渣的乡巴佬还想强自镇定,装出这种文绉绉的样子,弄得在场的文武百官忍悛不禁,却没有人敢笑出声来。
宣武帝元恪见舅舅和表兄二人简直就是狗肉,上不得台盘,害怕二人再有什么出格的表现,今后更会遭到大臣们的轻视,忙打断二人的话,宣诏:“朕之外公高飏,业已见背,追赐爵渤海公,由其孙高猛袭爵。封高肇为平原公,封高显为澄城公。”
高肇谢恩。皇帝赐爵,令叔侄二人喜出望外,不知如何应答,结结巴巴地说:“小民,小子谢谢皇帝。”高肇瞪了一眼二人,厌恶他们的举止失当,轻声教训说:“你们应该说‘微臣叩谢圣恩’。”二人这才鹦鹉学舌,齐声说:“微臣叩谢圣恩!”
元恪对赵修说:“带他们去更衣!”不一会儿,三人着新的朝服,重新进殿。果然“人是桩桩,全靠衣裳”,三人的穿着打扮,一时鲜衣亮服,让人耳目一新。
舅兄三人穿上新的官服,器宇轩昂的样子,很为皇帝长脸。元恪这才满意地笑了,点点头说:“舅兄尔等三人,既已入仕,平时还得伴随在朕的身边,对朕的施政,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三人既然留京为官,你们在京城还没有住的地方吧?”
是的,不说住的地方,高肇的一口烂皮箱此时还放在驿站里。如今房地产市场这么火爆,高氏几个下三滥哪里买得起一寸商品房。高肇听说住房的事,晓得能够打公款购房的主意,赶紧点头。皇帝继续指示:“将作监,得在京都洛阳为三人修缮府邸才是。茹皓,你工于构建,就领衔为平原公三人修建公馆。”
茹皓就是一条哈巴狗,有了在建筑行业施工捞油水的机会,这都是皇帝的看顾,心有灵犀,急忙领命而去。
当日散朝,百官见高氏三人同日进爵,就连高猛这样的街头小混混,忽然之间与自己平起平坐,无不为之咋舌。王爷元怿为之叹息说:“笺曰:‘琐琐婚姻,妻党之小人,无厚任用之,置之大位,重其禄也。’膴仕之人,暴发户就是指的他们三个。”
最为之气愤的是靠战功登上今日高位的大将军奚康生,对高氏三人在朝堂上的表现很是不满,心里叽里呱啦。高显、高猛叔侄二人,读书不多,又不晓得收敛,初进宫时简直就是活脱脱的讨口子;此时出宫,二人完全是小人得志的样子,目空一切,高视阔步的,简直就是一对时装模特。
吏部尚书王肃遵照皇帝的命令,为三人存档铨叙,委派吏部尚书(中组部副部长)郭祚为三人送上印信、官皓及相应的侍卫武警、听差童仆。
郭祚亲历了高显升官这一幕,见高肇弟侄三人同时飞升,朝臣侧目,就时时提醒自己。其后对拟提拔的官僚都特别慎重,对每个张榜公布,民意测验,公示期满的官员,在即将放任时,提起手中的笔,总是迟迟不动。
望着拟提拔官员的名单久久徘徊,下笔一经圈点,总是要暗暗告诫自己说:“这人一下子就富贵了。”他提拔下级十分谨慎,经手提拔的官员很少,所以,朝中的官僚都埋怨自己没有高肇那么好的命,调侃说:“要在郭尚书手中讨顶官帽,实在是太难了。”
而经他手铨任的官员,没有一个是不称职的。这是历史的真实,郭祚真应该成为组织部长的榜样。
茹皓工于心计,最擅逢迎,他抓住为高肇弟侄三人修造府邸的机会,暗中迎合元恪的心意,处处按照高肇的指示办,三座公馆规模宏大,建造得富丽堂皇,仅次于皇宫,不亚于王府,左邻右舍无不为之侧目。在他负责的公馆工程动工的时候,负责修建的陵寝也竣工了。在孝文帝逝世一百六十天的九月丙戊邀请宣武帝去拜谒长陵,一并指导他领头承建的高氏三府。
元恪登上舆车,见白衣缟素的茹皓躬身站在身旁,就对他招手说:“你上来,坐我的车,带路!”茹皓一听如此殊遇,喜不自胜,捞脚挽袖地就往车上爬。
给事黄门侍郎元匡就站在车窗边,真心进谏说:“圣上,历朝历代,皇帝赐朝臣同舆,还从未有与阉人共车之事。如此,恐为不祥。”
元恪是个没主见的人,一听“不祥”二字,急忙用手推下白衣人,茹皓见状,只得脸青墨黑地跳下车来,躬身去车前引路,心中暗暗记恨元匡,随时准备置之于死地。
宣武帝元恪在六位辅政大臣的辅佐下登基,改元景明。开始了他亲近高家,诛杀元家王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