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怿你记着,你今天挡了人家的谋权之路,人家明天就会让你去黄泉之路。前吏部尚书郭祚的死,就是因为挡了人家的官路,这才罹难,我看你也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元怿办事处以公心,自然比“重惜官位,每有铨授,必徘徊久之,然后下笔”的吏部尚书郭祚更胜一筹,没想到为此先后得罪了炙手可热的元乂、刘腾,为自己埋下了罹祸被害的种子。
元怿为政清廉,处处得罪人,灵太后却处处和稀泥,两面讨好。此时,灵太后得到女人最大的两宗满足:权欲、性欲;觉得这一切皆佛祖之所赐。自小若不是玄真禅师一步一步的引领,哪会攀上今日辉煌的顶端。由此,太后更虔诚信佛、事佛,花巨资为佛祖奉献功果。
灵太后命令中常侍刘腾会同莫悲、冯亮等人大肆修建瑶光寺,对已有的瑶光寺还不满足,认为瑶光寺是世宗元恪的代表作,不足以彰显自己的诚意,自己应该更造一佛图才能显示自己事佛的虔诚。于是,灵太后亲自绘制图纸,规划方案,在洛阳城里紧邻宫城的空旷地划出数百亩土地修建佛寺。
灵太后修建此寺的初衷是祈福国家安宁,福寿永享。为之取名永宁寺。太后懿旨一下,洛阳城周边征调十万民工,昼夜兼程,灯火通明地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施工。
为保证佛寺壮观宏伟。地基挖到地下十余丈,抽干泉水,铺陈石条,层层迭累,上面修建有僧房楼观,大小一千多间。寺内还建造一座九级浮图,高一千尺,上面有闪闪发光的金顶,塔上有金铎一百二十枚,金铃五千四百枚,高风永夜,铃铎声韵铿锵。远远传到十多里外。浮图北面是永宁寺大殿,供奉一尊高达丈八的金佛像,十尊与人同高的金佛像,三尊锈珠佛像,五尊金织佛像,两尊玉佛像。制作十分精巧壮观。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灵太后授意建造的佛寺达到顶盛。
灵太后事佛,上行下效,短短一年中,各位王爷军阀、土豪财主纷纷以各自的名义修建佛寺,洛阳掀起佛寺兴建之风,从当初的几座佛寺,一年之后激增到五百多所。刘腾、冯亮以构筑之精巧,成为众门徒趋之若鹜的偶像,刘腾更是为此深得灵太后信任,被提拔为侍中。
灵太后因为笃信佛教,爱屋及乌,崇尚佛事的士农官商,都得到“好报”,当官的升官,经商的发佛财,士子放弃做学问专研佛学的,得到财政部不菲的“赞助”;老百姓无法交纳租税的,为佛寺耕种就能避免一切税赋,并得到更多的报酬,从而沦为“佛图户”。
更为严重的是,年轻的一代贪图享受,不事稼穑,为躲避农耕之苦,兵役之险,公然出家为僧,有的家庭甚至兄弟数人相约出家当和尚,期待着能像刘思逸那样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社会上出现了不少“非战争、疾疫原因”造成的绝门独户。
还有更严重的是,被称为国家基础的文化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好田好土好建材全部用于寺院建设,学堂荒废、败颓,各州郡到处是空荡荡的教室,老师无学生可教,学生都去钻研佛学,不劳而获,成为在家居士。北魏的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长此下去,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将出现和平时期的负增长。这已经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王朝的根基。
侍中、扬州刺史李崇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向灵太后上表说:
“自高祖迁都三十年来,因忙于都城构建,后又倾力营建佛寺,造成明堂未修,太学荒废,城阙府库亦颓败,造成各州郡国子监虽有学官之名,无教授之实,无求学之人的尴尬局面。凡事不能两兴,还须进返有度,宜罢佛寺雕靡之作,省永宁土木之功,减瑶光瓦材之力,分石窟镌琢之劳,修农田水利,兴太学教化,这才是立国的长久之计。”
灵太后痴迷佛事,正在兴头上,没想到被李崇泼了瓢冷水。面对西硖石战役的功臣、政绩显著的刺史,灵太后不好发作,就用眼睛征求老情人元怿的意见。没想到李崇为了拉同盟军,也把目光射向了元怿。
太尉元怿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灵太后事佛已经走火入魔,须得好好的规劝规劝她了,还不等男女二人的目光聚焦,就出班恭身应答说:“李大人的表奏很有见地,望太后采纳。”
既然主政的老情人都已经一槌定音,灵太后自然也换上了一副笑脸,通令嘉奖李崇。她晓得李崇是个爱钱如命的人,当然地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以此买断了刺史大人的发言权。而事后,灵太后却并不按李崇的建议办事。
李崇的表章如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巨石。在朝野大臣、民众的心池里引起不小的涟漪。
谏官李玚也和李崇一样,对昙暹霸占好田沃土修建永宁寺,并统率僧人修建伊阙石窟、嵩山佛寺群赚了个脑满肥肠的这种不正常现状很是不满。特别是瑶光寺、永宁寺的建设,已侵占了洛阳规划的街道路面,为此和昙暹、冯亮等人发生了多次争吵,请求他们退出“建筑红线”。否则就要到朝堂上对其提出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