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发是长兄,本以为杀死了伏跋,自己能升任为可汗,没想到王位被弟弟占据,一气之下,带领击杀伏跋的士兵,对阿那瑰发动攻击。示发和具列的三万兵马把阴山老营团团包围,阿那瑰的人马全部战死。只有阿那瑰被母亲送出老营,几十人携带金银珠宝逃奔北魏。示发杀红了眼,连侯吕陵和莫惠也一同剿杀。这一战,柔然本来不多的兵勇更是大伤元气。
公元520年十月,阿那瑰率领残兵败将逃到洛阳,孝明帝元诩把阿那瑰迎进宫殿,赐宴,封其为朔方公、蠕蠕王。把柔然流亡政府安置在燕然馆居住。阿那瑰是个不安心当人质的君王,时刻准备逃离洛阳,复国柔然,是洛阳数千名柔然复国主义者的精神领袖。
其实,不只汉人是出了名的“窝里斗”,西方人也同样喜欢“窝里斗”。示发的弟弟婆罗门(也许是今天印度种姓婆罗门的始祖)见示发杀害侯吕陵手段太过残忍,自己也早就觊觎可汗的王位,于是以“为伏跋报仇”的名义,率领各部落的残余,居然也有一两万人,向示发的部队发动进攻。
示发毫无准备,匆忙应战,自然是抵挡不住,仓皇逃向敌国,向敌国酋长地豆干借兵,意欲回国复仇,没想到却被地豆干一刀宰杀,向婆罗门送还示发的尸体。
地豆干把示发的尸体送与婆罗门,他们的举动,无意间等于承认了婆罗门的可汗地位。此时柔然群龙无首,各部落一方二便地拥立婆罗门在西海地区为可汗。
阿那瑰听说婆罗门被拥立,很不服气,多次向大魏皇帝元诩请求支援他一万人马精甲器械,准予返国。十二岁的娃娃皇帝无法作主,要阿那瑰去向侍中元乂求情。阿那瑰晓得元乂是贪财之人,搜罗所有的物品,凑足了一百斤黄金,连夜送给了元乂。元乂得人钱财,替人消灾,答应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讨论阿那瑰复国的事情。
翌日上朝,元乂刚刚说出准予阿那瑰回国,并决定支援其一万五千兵马,由怀朔镇将杨钧护送其回归柔然。
尚书左丞张普惠一听说元乂要放虎归山,急忙站出来反对说:
“柔然久为边患,今天降丧乱,荼毒其心,盖欲使之知有道之可乐,革面稽首以奉大魏也。陛下宜安民恭己以悦服其心。阿那瑰束身归命,抚之可也,乃更先自劳扰,兴师郊甸之内,投诸荒裔之外,救累世之勍敌,资天亡之丑虏,臣愚,未见其可也。此乃边将贪窃一时之功,不思兵为凶器,王者不得已而用之。”
张普惠是个不怕事的大丈夫,此时干脆点名说:“宰辅专好小名,不图安危大计,此微臣所以寒心者也。且阿那瑰之不还,负何信义,臣贱不及议,文书所过,不敢不陈。”
张普惠的话,点出了宰辅元乂不只是“专好小名”,而是“贪窃大利”而“资天亡之丑虏”,应该从严治罪。可是,十二岁的小皇帝敢对元乂治罪吗,对张普惠的话只能不予采纳。而是按照元乂的指示,派使臣出使西海故城,要婆罗门派使臣迎接西归的阿那瑰。
元乂送给柔然复国主义者一万五千人的军队,支助军器、衣被、粮畜。阿那瑰率领自己的队伍,浩浩荡荡往西而去。
柔然此时尽管是北魏的属国,婆罗门却认为自己是柔然的君王,对宗主国派来的使臣很是傲慢无礼,表示说:“若大魏遣还阿那瑰,必不使之颐享天年。”这是对北魏送还人质,支持其争夺可汗的王位,明白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阿那瑰的人马在回国途中,路遇出使婆罗门的使臣,听了婆罗门的狂言,阿那瑰不敢西去,只得半道又返回洛阳。
过了半年,高车统帅伊匐也恨婆罗门的倨傲无礼,派兵向其发起攻击。婆罗门一门心思放在提防北魏和阿那瑰,不曾想屁股后面挨了一刀。柔然余众不敌高车劲旅,仓皇向东逃窜,声称向北魏投降,聚集在凉州边地,躲避伊匐的刀锋。
柔然群龙无首,再次恳请北魏归还阿那瑰,支持柔然复国。元乂不知这是阿那瑰导演的“恳请归还”闹剧,一百斤黄金的功效还在,同意给予支助一万精兵,使其北归。
阿那瑰的表章说:“本国大乱,姓姓别居,迭相抄掠,当今北人鹄望待拯,乞依前恩赐,给臣精兵一万,送臣碛北,抚定荒民。”阿那瑰的请表是与元乂约定好了的,元乂立即表示赞同,就要宣布退朝,造成阿那瑰回国的即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