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了好久,两人同时仔细地列出了任命朝臣的名单和诛杀的人员。元天穆建议说:
“为了让皇帝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甘心禅让,得对孝庄帝的心腹朝臣予以警告,让他们认清形势,和皇帝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快站到我们这边。”
尔朱荣一听结拜兄长的话很有道理,当即提笔,写出了几十封气势汹汹的警告信,寄送京城洛阳。
朱瑞安插在尔朱荣身边的奸细听到了二人商量的内容,将尔朱荣的阴谋密报给了朱瑞,朱瑞大惊,把尔朱荣九月将来洛阳,废帝自立的阴谋报告了孝庄帝。
元子攸听到这个消息,不能坐视,不敢坐视,只得称病在家,待心腹朝臣“探病”时,与之商议对策。
不几天,洛阳驻京的官员都收到了尔朱荣的警示信,一个个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邢峦的从弟,中书侍郎邢子才被时人称为“才子”,他接到尔朱荣的恫吓信,吓得连夜变卖家产,拖儿带女,车载老母妻子,匆匆逃出洛阳,望东而去。
邢子才的举动产生了“多米诺效应”,洛阳城里的官员见“才子”外逃,一时纷纷效仿,尽都外逃,以便自保。
洛阳的这股难民潮加剧了京都官员的恐慌,“河阴之难”历历在目,血腥味儿至今还在身边弥漫,谁的脖子上也没长两颗脑袋。没法外逃的官员们,人人都在作“变天”后的打算。
文坛领袖,中书舍人温子升(文坛作家徐纥南逃后,此人在北魏一枝独秀)也同样收到了恫吓信,温子升把书信呈报给孝庄帝阅览,要皇帝早作准备,应对变故。
这时,孝庄帝也接到尔朱荣的表章,请求入朝洛阳,探视临产的女儿,这显然是个借口。孝庄帝害怕尔朱荣领兵于九月重返洛阳,再演河阴惨案,忙召集城阳王元徽、济阳王元晖业,侍中杨侃,直阁将军高道穆,曲御李侃晞等人商量对策。
元徽这个草包王爷举止轻率,此时在式乾殿高声说:“我怕他不来,尔朱荣若来洛阳,皇帝在宫廷埋下伏兵,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我看他尔朱荣有好多颗脑袋待宰。”
元晖业制止元徽的莽撞,说:“尔朱荣不来则罢,他若来洛阳,必然有所准备,恐怕城阳王的刀剑没有尔朱荣的千牛刀锋利。”
侍中杨侃说:“攘外必先安内。为今之计,首先将尔朱荣在洛阳的余党全部清除,微臣率羽林军凭城固守,抵御外敌。”
这些建议只能算是建议,孝庄帝清楚得很,洛阳的几千羽林军训训狗、打打猎可以,真的要打起仗来,根本就不是秀容川骠骑兵的对手。况且,指挥羽林军的中上层军官大多是尔朱荣的心腹,到时候听不听皇帝指挥也还得打个问号。孝庄帝暗暗摇头,否定了这些建议。
武卫将军奚毅原是尔朱荣的部将,安插在孝庄帝身边就是为了监护皇帝的。这天正在式乾殿外执勤,听到众人的议论,进殿对孝庄帝说:“若有变故,臣愿宁死保卫陛下,也不作契胡门下帮凶。”
其实,此时在座的大臣中,除了杨侃是正宗的汉人,其余尽都是“契胡”。只是,自孝文帝迁都六十年以来,各民族通婚,鲜卑全面汉化,鲜卑贵族自认为已脱胎换骨成为堂堂大汉民族,对弱小卑贱的民族一律贬之为“契胡”。
孝庄帝尽管很受感动,但毕竟还是不敢相信奚毅,就岔开这个敏感的话题,安抚对方说:“朕敢担保天柱大将军不会有异心,朕自然也不会忘记卿的忠诚。”送走奚毅,孝庄帝和元徽等人又商量了两天,也没得出个结果。
大臣们的这些举动,早被直阁将军刘思逸报告给了尚书令尔朱世隆。尔朱世隆为了警告在洛阳的文武官员千万别蠢蠢欲动,也为了告诫尔朱荣有所准备,居然就匿名写了几张大字报,四处张贴。
大字报上面写着:“天子与杨侃、高道穆等为计,欲杀天柱。”分别张贴在洛阳几个显要的位置,在自家门首也张贴了一张。浆糊未干,尔朱世隆揭下一张大字报,派快马送往晋阳,交与尔朱荣。
尔朱荣一看大字报上的笔迹是尔朱世隆那一手臭字,根本不以为意,三麻两爪把大字报撕成几块,扔在地上,嘲笑说:“这个尔朱世隆也太胆小了,满朝文武哪个敢生出杀我之心。要有这样的人,我看他是活得不耐烦了。”
尔朱荣的妻子,北乡公主捡起大字报,拼读上面的文字,不无担心地对丈夫说:“尔朱世隆的警示决不会是空穴来风。凡事都得小心为妙,我看夫君就不要去洛阳了。”
尔朱荣不以为然,洛阳那群烂杆杆队伍敢阻挡我南下的步伐,自然不听夫人的劝说,拍拍胸脯:“本王拥百万雄师,控弦十万,何惧洛阳城里的区区一群腐儒。女儿即将生产,我是决计要去的。”
北乡公主听说丈夫为女儿临产而前去洛阳探视,总觉得丈夫此去凶多吉少,在没有想出阻止尔朱荣前往洛阳的办法前,也就只得无奈地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