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叶赫告急(求订阅月票)(1 / 2)

<b>inf</b> 熊廷弼看到平虏堡也是颇多感慨,不过这也坚定了他“以边养边”的决心。

辽东边地绝对不能就这样荒废下去!

看来还是要在官府的主导下,才有可能实现这些边地的复耕。

他和袁应泰商量之后,觉得政策上的激励还是必要的,之前周永春的那个“第一年免税,后三年半税”的政策还是不错的。

准备在边地试行推广,尤其是被建虏破坏最为严重的清河路。

不过这也要等到辽东边墙修复之后,不然恐怕没有多少百姓愿意前去复耕。

从平虏堡北上,过了柴河之后就进入了开原路的境内。

这里的情况要好不少,由于边墙被修复,加上明军增加了哨骑和派兵驻守烽火台,使得安全感大大的提升了。

也有一些胆大的百姓尝试在这里耕种,虽然没有平虏堡那种成片成片的农田,但还是有一些零星的绿色麦苗!

毛文龙说道“前面是松山堡,过了这里向北30里地就是开原城了。”

不过熊廷弼却说道“先不进开原,我们向东直接去南关。”

开原南关就是广顺关。

关外是原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领地,现在则是直接同建州接壤。

广顺关的马市是辽东地区较为大型的一个马市,曾经是女真人同大明一个重要的交易点。如今随着建州同明军交战,这里的马市也彻底废弃了。

广顺关是开原三关之中防守任务最重的。

开原参将高贞听说辽东经略熊廷弼等人前来,赶紧出关迎接。

熊廷弼搞这次突然袭击就是为了看看南关的真实情况,寒暄了两句后,便和众人一同登上南关查看。

南关同抚顺关的情况有些类似,城上都是集中了不少火炮。

不同的是关外虽然有壕沟但也只是两道,而且并没有挖的纵横交错。

熊廷弼问道“南关为何不将壕沟挖的敌人无法通行?”

高贞说道“这是李总兵的要求,一是挖的太多了怕建虏不好攻城,二是也不方便我大军出关!”

众人也是一阵诧异,还有主动希望别人来破关的吗?

高贞继续解释道“按照李总兵的说法,我大明耗费无数钱粮兵马修建的雄关,若是不想办法让敌人过来碰的头破血流,哪岂不是白白耗费了银子?”

“建州多是山城,我们攻打极为困难。大明如果组织一次大规模进剿,少则花费数十万两,多则数百万两,能斩杀敌人上千战兵就是难得的大捷了。”

“如此耗费兵马粮钱,还不如让建虏主动过来送一波人头?”

细想一下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大明所谓的犁庭扫穴也就是让他们消停几年,过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

熊廷弼说道“看来这个李总兵的思想还真是异于常人,难怪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一旁的袁应泰则有些不以为然,说道“出关作战是耗费银两,可这银两落不到建虏手中,倘若叫建虏攻了进来,我劫掠我大明的财富百姓,我们一样损失惨重,而且这银子可是落在了建虏手中。”

高贞说道“袁巡抚所言甚是,但只要我们有强兵在手,即使敌虏破了关,也无法对我们造成太大威胁。”

“前些日子炒花部不是也攻入了西关,结果啥也没捞着,还让我们堵在关内,斩杀1800人;几天后李总兵直接率大军扫荡其营地,又给了他们一次重创,如今西关外蒙古人的哨骑都见不到了。”

这个高贞嘴上功夫到是不错,南关看上去的确戒备森严,士兵也都训练有素。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他手下的兵士是满编的,于是问道“听闻开原各部如今已经是满编满员了?”

高贞说道“的确如此,如今我开原各处皆是满编,断无空编。末将在南关的人马共计2600人,随时可以接受检阅。”

见高贞如此自信,熊廷弼便也相信了,于是说道“检阅就不必了,本经略信的过高参将,再说前些日子阎监军不是才过来检阅过。”

之前开原由于武库失窃引发了奸细案,故而袁应泰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加上高贞让他有些不爽,于是说道“不对吧,本抚记得高参将手下应该是三千人的编制,怎么只有2600人?”

高贞连忙解释道“还有400人的编制虽然是在末将旗下,但是他们现在被编入了突击营,在开原待命。”

阎鸣泰说道“这个‘突击营’是李总兵为了配合‘辽东铁骑’作战,在开原、铁岭两路各部中挑选精锐士卒组建的一支轻骑兵部队,共计2500人。”

“其虽然被李总兵称作‘轻骑兵’,但也全部配备重型布面甲。”

阎鸣泰此言一出直接惊呆了熊廷弼等人。

“青甲”之类的布面甲虽然比“扎甲”和“鱼鳞甲”这样实打实的铁甲重量要轻一些,但其实两者的防护属于各有千秋,整体上也只是稍逊一点。

这样的装备在明军中通常也只有精锐的家丁才会配备,而且布面甲也是被称作“铁甲”的。

但到了李献忠这里居然被称作“轻骑兵”,这是有多气人啊?

毛文龙更是羡慕的都快流口水了,他麾下的五百人,只有自己和一个把总两人穿着鱼鳞甲,装备布面甲的还不到30人。

熊廷弼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李总兵能够屡屡重创敌军还是有道理的。”

这也是他很无奈的地方,除了李家那样的雄厚家底,谁能养的起“辽东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