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 虽然阉党对东林东人的陷害同清算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天启二年的会试还是如期举行。
朝中仅有的两位无党派内阁大学士何宗彦、朱国祚担任了本次的主考官。
本次总共录取了409名进士。
其中第一甲赐进士及第3人,分别是文震孟、傅冠、陈仁锡。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出身77人,第三甲同进士出身329人。
茅元仪本以为李献总会在其中选出不少精英让情报司设法招揽,却不料这份长长的名单之中,宁远伯仅仅勾出了一人。
二甲第25名卢象升。
不过他随即明白了李献忠的想法,毕竟这些已经考上了进士的人,算是已经进入了大明的仕官圈。
大明的如今文贵武轻,恐怕这些人中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走武将的道路。
即使他们愿意听命,那也只是听命于大明的辽东经略,宁远伯李献忠。
又有多少人是听命于李献忠本人,甚至将来不惜同大明对立?
尽管伯爷向来以大明的忠臣自居,也从来没有表示过有自立的意思。
不过茅元仪很清楚,宁远伯李献忠同大明翻脸只是早晚的问题,除非伯爷愿意放弃现在的一切。
现在的辽东几乎已经是一个独立的藩镇了,即使朝廷断绝了辽东的供应,以宁远伯现有的财力,要养活辽东镇也是轻而易举的。
甚至他觉得,若是没有了朝廷的束缚,辽东会比现在发展的更快,更好。
难怪自家的伯爷将目标对准那些考不上进士举人的年轻人。
还让自己借锦衣卫的手拼命对东林党人中的寒门子弟进行追杀,将他们逼到辽东。
想必这个卢象升定有过人之处,不然自家伯爷不可能在这400人中就看中了他一个。
很快这批新科进士就进入到了分配环节。
明代并不是你考上了进士就能立刻授予官职的。
立刻授予官职的只有一甲的前三名,其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则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别看翰林院品级不高,这可是内阁的储备库,大明的阁臣几乎九成以上都是翰林出身。
大明向来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熊廷弼就不是翰林出身。
事实上大明只有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才是硬性规定非翰林不任。
所以新科进士能进入翰林院,称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相对来说能被选进翰林院的进士还是幸运的。
但毕竟能被选入翰林院的进士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要等待吏部对他们进行分配。
而此时的吏部尚书则是已经投靠魏忠贤的冯铨。
万历41年,年仅19岁的冯铨在高中进士后,就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可谓风光无限。
可谁曾想这正是他噩梦的开始。
由于长相俊美,其不断受到翰林院同僚的骚扰。
面对东林大佬的威胁,冯铨只得委屈求全!
其父冯盛明为辽阳兵备,年初王化贞举报东林党人贪污军备,不慎牵连到了冯盛明。
无奈的冯铨只得向东林诸君子求援,不过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满足了自己无耻的私欲后,并未出力救援!
最终冯盛明还是因为此事被革职。
数月前魏忠贤路过涿州时,冯铨跪于道旁,哭诉其父被弹劾丢官的经过,以及自己的遭遇。
当时魏忠贤正在搜罗党羽,随即将其认作义子,对冯铨提拔重用,升其为礼部右侍郎。
为了讨好义父,冯铨还私下称呼魏忠贤为“九千九百岁”,以至于魏忠贤的党羽纷纷在私下称其为“九千岁”。
魏忠贤如今正好需要官员进入内阁,故而将冯铨一举提拔成了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直接进入了内阁。
当然做为交换条件,魏忠贤同意了东林党人大学士韩爌继任内阁首辅之位。
如今这些没有进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便落到了冯铨的手中。
明朝新科进士出炉后,先分到中央各部门实习,成为观政进士。
这些进士也只有两个方向,要门留在中央各部,多为六部主事之类的小官;要门就是去地方州府,大多数都是被授予一个七品知县。
所以对他们来说都想挤破脑袋留在京师。
毕竟京官的起点可要比知县高多了,升迁的机会也大的多。
但此时冯铨却让他们先评价一下魏忠贤,然后再决定分配的去向。
冯铨是谁的人?这些新科进士自然是清楚的。
很显然想要留在京师就先要成为阉党,拜入魏忠贤的门下。
虽然不少人受到东林党的影响,平日里大骂阉党乱政。
可毕竟是十年寒窗,事关自己的前途,许多人都陷入了煎熬之中。
尽管也有像黄道周这样直接大骂魏忠贤祸国乱政的,但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谄媚魏忠贤,或者是给了一个中立的评价。
在情报司的运作下卢象升直接被分到了兵部,没过多久就被兵部尚书熊廷弼直接给派到了辽东。
此时同样前往辽东的还有商丘知县孙传庭。
尽管孙传庭对东林党人有好感,可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东林党人。
但在情报司同东林党人的宣传下,魏忠贤杀害“东林六君子”以及强迫新科进士投靠阉党的事情被传的满城风雨。
孙传庭听闻后,便发了几句牢骚,说阉党做的有些过分了!
这可给了情报司一个好机会,很快南镇抚司的锦衣卫就出现在了商丘县,声称要将孙传庭押回诏狱问罪。
于是孙传庭愤然辞官!
孙传庭祖上三代都中过举人,但他们终究都未能再进一步,到了自己这一代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却这样莫名其妙的辞了了官属实是郁闷。
于是当情报司的人找到他,要他前往辽东时,他并没有拒绝。
除了孙传庭同卢象升外,此前一直不愿来辽东的宋应星也终踏上了奔赴辽东的征程。
因为今年宋应星再一次落榜,没有考中进士。
更糟糕的是其叔祖宋和庆是东林党人,遭到了阉党的抓捕。
这使得宋应星对朝廷相当不满,最终决定放弃科举之路。
此时正好情报司的人又邀请他去辽东。
宋应星到达了平虏堡后就被这里给吸引住了,整齐的道路,巨大的水车以及一座座工坊,这些都令他无比向往。
虽然2年前情报司的人就开始邀请其去辽东,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个边镇居然有如此繁华的城镇,和规模如此庞大的各种作坊。
尤其是这些火炮同火铳的先进程度让他瞠目结舌。
他不是没有见过鲁密铳,但射程如此恐怖的鲁密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威力巨大的开花弹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尤其是当白糖同火药混合后的巨大威力更是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
在白糖的加持下,鲁密铳的射击距离直接超过了150步,威力也更大了。
很快宋应星就接受了平虏卫五品千户的官职,安心留在辽东管理平虏堡的各种作坊了。
在李献忠的推波助澜之下,“九千岁”魏忠贤果然是提前向东林党发起了清算。
如今他麾下的那些“五虎”、“五彪”、“十孩儿”之类的人也已经聚集的差不多了。
估计一年之内东林党就会被魏公公彻底赶出朝堂。
然后魏公公肯定要向江南的士绅收取商税,这才是要了东林党的老命。
说实话魏忠贤纵然有千般不是,但他的任上起码没有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他收矿税,工商税,海关税其实并没有啥不对。
老百姓跟着骂阉党乱政其实是没有道理的,一旦没有了魏忠贤这个阉党,恐怕就是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揭竿而起的时候了。
既然魏忠贤愿意做这个“改革先锋”,那么李献忠又何乐而不为?
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魏忠贤把士绅一体纳粮也搞了,这才能真正解决大明的问题。
至于这天下,那就让他乱去吧。
目前他只要保证辽东不乱就行。
正好利用这次阉党对东林党的打击,吸引一批考不上进士的文人以及东林党人中的寒门子弟来辽东。
说实话辽东目前倒是有条件实施这个“士绅一体纳粮”,毕竟辽东最大的地主就是李献忠自己。
辽东还真没啥大地主阶层敢出来阻挠自己收田税。
可是同海贸相比,田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郑芝龙告诉自己一船上好的江南丝绸贩卖到日本最少能赚10万两。
让李献忠瞬间就觉得卖其他东西一点也不香了。
可惜,辽东偏偏就是不产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