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李献忠迷惑朱由校,袁崇焕赴任奴儿干都(求追订月票)(1 / 2)

<b>inf</b> 尽管京师的条件要比辽东好的多,李献忠每次回到这里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发生啥变故。

这几个皇帝中还是万历对自己最好,虽然万历贪财,但是李献忠总能拿捏住他的命门。

泰昌这个“一月天子”是东林党人扶上位的,直接将自己给下了诏狱,李献忠对他的印象自然是极差的。

原本以为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肯定比他那好色的老爹好对付,没想到这位天启帝是在扮猪吃老虎。

甚至可能是这三个皇帝里最难缠的。

自己一不小心就容易着了他的道。

这次开放马市,裁撤宁远路,朝廷收商税让李献忠的收入缩水了不少。

尤其是送给魏忠贤的这20万亩良田,着实让李献忠一阵肉疼。

要不是借着出征的名义狠狠宰了一票曲阜孔家,这次可就赔惨了!

看来这京师自己还是少来为妙。

唯一欣慰的便是可以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目前长子李圣祖还不到两岁,暂时还不用担心教育问题。

这个时代新生儿的夭折率是很高的,尤其是感染天花病毒。

虽然大明没有种植牛痘的技术,但是从唐代开始中国已经开始接种“人痘”了。

所谓“人痘”就是将天花病人身上的病毒主动接种到人的身上。

用反复烧灼过的银针在天花患者身上所起的痘上剐蹭几下,然后再用它去刺破另一个正常人的皮肤。此外,还有痘痂法、干痘法等,原理基本相同。

这个人所接种的位置上不久会起一个小包,并且会出现发热现象。但是一旦挺过危险期,就会获得长久的对天花的免疫力。

当然接种“人痘”肯定是有风险的,不过根据数百年的经验,主动接种“人痘”的死亡率很低,大约只有五十分之一的样子。

这相较于被动感染天花三成左右的死亡率要低太多了。

自然条件下感染天花的人都是免疫力比较差的人,并且所处于的环境很差,所以病毒的死亡率很高。

但是人工种痘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本身的身体是健康的,免疫力并没有问题。

另外接种的病毒剂量很小,所以死亡率并不高。

到了北宋年间由于广泛的接种“人痘”,其实中原地区已经很少出现成人感染天花的病例。

因为他们在幼儿时期已经接种“人痘”的考验了。

当然“人痘”也有副作用,除了有一定死亡的概率,还有一定的可能变成麻子。

自己的嫡长子将来可是要君临天下的,真长了麻子那绝对是不像话。

所以李献忠给长子李圣祖接种了“牛痘”,其实同接种“人痘”的步骤是一样的。

牛痘你可以理解为牛身上的天花病毒,这种病毒早期都是通过接触的方式传染给人,所以挤牛奶的姑娘是最美丽的,因为她们不会感染天花。

李圣祖的身体还是不错的,毕竟从小都是母乳喂养,又不用挨饿受冻,明显体格要比同龄的孩子大上一圈。

目前辽国公府上是有几个教书先生的,李献忠要求哈齐娅、海兰珠同布木布泰都必须学习汉文化。

不过她们不用考科举,除了启蒙教材,李献忠一般都让她们学习经史子集中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

也让她们学习一些汉家女子的女工。

不得不说这几人之中年纪最小的布木布泰是天赋最高的,不但喜欢读史,甚至还能写一些诗了。

至于儿子,李献忠决定三岁后再开始让他启蒙识字,先让他有一点自己的童年玩耍时间。

毕竟三岁之前小孩子夭折的概率不小,你太早教育了,万一没活下来,这属于浪费精力。

另外李献忠也让茅元仪安排哈齐娅同那些勋贵夫人有一些接触,毕竟堂堂的国公夫人必须要学会交际。

在李献忠的指导下,哈齐娅的麻将技术也已经算是小有所成,平日里还能通过打牌赚些外快。

平常她们也会在护卫的暗中保护下经常去逛逛京城的集市,甚至去酒肆消费下。

对于哈齐娅同海兰珠,李献忠还是有些亏欠的。

毕竟自己一年中陪她们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天。

海兰珠还好一点,毕竟只是自己的小妾,小丫头有时候还能跑到辽东来找自己。

哈齐娅可是自己的正妻,说白了就是滞留在京中的人质,她肯定是不能轻易离京的。

为了弥补自己的亏欠,李献忠李献忠在京城内的什刹海南面给他们买下了整整一百亩地种花。

虽说什刹海并不是京师的黄金地段,但是为了这一百亩地李献忠还是进行了不少拆迁工作。

无论是京中官员富商的宅子,还是百姓的房子,一律买下拆掉。

光买地就花了白银58000两,这还是看在辽国公的面子上,不然许多人压根就不会搬。

这次买地种花可谓是轰动了京城。

倒不是因为李献忠的花费,京城中比这里地段好的豪宅多的是。

主要是辽国公买下这么大一块地居然是用来种花的,这不是妥妥的糟蹋银子吗?

你在京郊买下百亩地最多也就2000两。

不久后这座气势恢宏,占地百亩的花园就建成了。

除了京师常见的月季,海棠,太平花之外。

还种植了大量的茉莉花,以及从委托鲁密国(土耳其)商人引进的玫瑰同郁金香这些品种。

拥有上帝视角的李献忠对郁金香情有独钟,重金招聘了鲁密国的花匠以及大明最好的花匠前来培育郁金香。

一旦荷兰的“郁金香热潮”兴起,这些小小的郁金香将来会成为对付荷兰人的终极大杀器。

届时荷兰人辛辛苦苦从全世界掠夺来的财富,都会因为这小小的郁金香而落入李献忠的口袋之中。

不过京师目前的气候还是比较寒冷的,不利于这些花卉的成长。

所以李献忠又令人用新生产出来的玻璃打造了一大片阳光暖房。

其实玻璃很早就被发明了,古埃及人差不多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掌握了有色玻璃的烧制技术。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掌握了玻璃的制作工艺。

唐代中国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吹玻璃的技术,不过至此以后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制约玻璃成为普通商品的无法是2个难点,一是玻璃去色,二是大块玻璃制作工艺。

其实透明玻璃很容易制作,除了硅砂外,加入天然碱(碳酸钠)同石灰石一同烧制就可以了。

难点在于高炉的温度,最少也要1500度以上才能烧制出透明度比较好的玻璃。

在汤若望同宋应星的帮助下,目前平虏堡早就的高炉温度轻松的突破了1800度。

高透明度的玻璃此前就已经被平虏堡生产出来了。

虽然13世纪意大利人就已经掌握了近代玻璃的制造技术,但是直到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才成了普通的物品。

李献忠无耻的剽窃了纳夫工艺流程,使得平虏堡的玻璃工坊得以生产出大块的玻璃。

在阳光的照射下,大片的玻璃熠熠生辉,犹如一道道闪耀的瀑布。

它们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繁星般璀璨,让人不敢直视。阳光与玻璃的结合,创造出一幅独特而壮观的画面,让人惊叹不已。

这些玻璃同鲜花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了京师的新地标。

普通的大明百姓自然是没有见过这种大块的玻璃,只当这些是水晶打造的。

而这座花园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水晶花园”。

有传言辽国公李献忠为了表达自己不能长期在京师陪伴国公夫人的歉意,不惜花费上百万两白银打造了这样一座“水晶花园”。

更是有不少御史弹劾李献忠穷奢极欲不顾百姓死活,建造这样一座水晶花园。

但人家李献忠迁地那是给了足够的银子的,并没有强卖强卖。

这些建筑虽然十分新颖但人家也没有违制,使用啥不该用的装饰。

天启皇帝自然是不会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