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封书信的价值(1 / 2)

威远侯府 山林野马 1418 字 10个月前

知道了藏匿在背后之人,便没有再待在狱中的必要,江景辰顺势出了牢房。</P>

游刺史谄笑道:“江郎中,可别忘了你我之间的约定啊!”</P>

约定?江景辰微微一笑,不置可否。</P>

一直守在狱外的万金立刻驾来马车,临上车前,江景辰忽然开口道:“游刺史,溃堤之事必须要给百姓一个交待。”</P>

交待?</P>

无非就是再找一只替罪羊罢了,这种事情做起来毫无压力。</P>

纯王既然放手不管,那接下去便可自由发挥。</P>

最好的人选,无疑是各地县令。</P>

游刺史收敛心思,回应道:“江郎中放心,此事本官心中有数。”</P>

回到官邸。</P>

江景辰洗漱之后喊来万金,吩咐道:“给青瑶传信,暗中调查下朱全章。”</P>

万金点了点头,紧跟着询问道:“纯王那边,公子有何安排?”</P>

纯王不似寻常王爵,那可是圣上亲子。</P>

如今刚封王,正是风头正盛之时,不好正面掠其锋芒。</P>

江景辰思考片刻,开口道:“先让人盯着,暂时不要有动作,等圣旨到来之后再做安排。”</P>

青玉盛来一碗药汤,稍稍吹凉了些便端到公子面前。</P>

浓浓的药味让江景辰不自觉皱起了眉头,双眸中藏不住的嫌弃。</P>

“闻着味就知道很苦,我只不过在牢里待了几个时辰,没必要喝这东西吧?”</P>

“牢狱之地,污秽潮湿,眼下又是多雨之季,公子本就体弱,又在牢房关了那么久的时间,不可不喝。”</P>

“喝也行,你多加点饴糖进去。”</P>

“那可不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谁让您自个儿没事非往牢狱里待,又不是三岁孩童,得为任性付出代价。”</P>

话是如此,青玉却依旧拿出早就备好的蜜枣。</P>

江景辰瞧了一眼,撇了撇嘴。</P>

“就一颗?”</P>

“您嫌多?那我这就切去一半。”</P>

“你干脆就留个核给我得了。”</P>

“行啊,只要您喜欢,我完全没意见。”</P>

“......”</P>

江景辰默默端起药碗,抿了一口,整个人瞬间精神了许多。</P>

不是药效,而是其味也就比黄连略差,极为“提神醒脑”。</P>

青玉板着脸,严肃开口道:“大灾里头裹着大疫,您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怎还自个往牢狱里跑。”</P>

江景辰微愣了一会,回过神来后说道:“这段时间太忙,你不说我险些都忘了还有这事,眼下也是时候该准备准备了。”</P>

依着往年经历,水患之后多有大疫。</P>

在暴雨和洪涝灾害之后,需要重点预防霍乱、痢疾、伤寒、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生。</P>

抗疫非一人之事,需各州县共同配合,江景辰能想到的最有效措施便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P>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P>

若是患疫,家有财帛者,尚可使钱财寻医买药自救,若是家徒四壁者,一旦患疫,就只有死路一条。</P>

以往地方上对于后者的处置,一般是将其扔到荒无人烟之地,任其自生自灭。</P>

一来是能节省支出,二来上报朝廷时亦是能够显得“好看”。</P>

所谓的“好看”,则是各州县官吏秉持“不报,无罪、少报,罪轻、实报,罪重”的理念,心照不宣的做着毫无人道之事。</P>

江景辰在江南道待了十年,对于这类事情早已经是见怪不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