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行,值得沈廷知关注的无非就只有两件事。</P>
一是劫船之事,二则是刺杀一事。</P>
海船被劫一案算是落下帷幕,刺杀一案圣上并未在朝廷提及,但想来沈廷知不可能不清楚。</P>
身为当事人,江景辰只能认为获封忠畏侯便是圣上给自己的补偿。</P>
换句话说,在他看来,沈廷知亲自前来,多半是为了拉拢自己,那么定是要解释刺杀之事。</P>
沈廷知并非立即做出回答,反而说起另外一件事情。</P>
“昨日政事堂议会,圣上有意要在陇右道募兵,江侯爷对此事有何看法?”</P>
朝廷早先惩治过工部、市舶司一批贪官污吏,抄没家产数百万。</P>
去年海运司成至今,共计三次出海,最低估算获利在五十万以上。</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
现如今既已有充足粮草,自然是要扩张军队。</P>
江景辰沉吟片刻,开口道:“下官人微言轻,不敢擅议如此大事。”</P>
沈廷知虽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但也并未感到意外,当即转问道:“江侯爷可知圣上为何要在陇右募兵?”</P>
陇右道,因在陇山之右,故而得名。</P>
治所在鄯州,其辖境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吐蕃,北接朔漠。</P>
自古以来,陇右地区一直是中原重地,历代王朝用以抵御西北外族势力,也是西北外族进入中原的重要门户。</P>
“陇右”之重,主要体现在两点。</P>
其一,陇右与关内相邻,为西北进入关内京畿的天然屏障。</P>
其二,陇右地处边境要塞,具有隔绝外族的作用。</P>
陇右地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征战频繁,是王朝稳固西北边疆的重要门户。</P>
陇右军的存在,可以说是为了抵御吐蕃而建立。</P>
由于针对的是吐蕃游牧民族,因此陇右军以骑兵见长,军内拥有大周最好的战马。</P>
陇右境内,分别有安西、赤水、肃寇、玉门、墨离等军,共计十五万人马。</P>
其布防遍及河西走廊,以及青海东部一带。</P>
吐蕃军虽强,却无法冲破这道密集的边境线。</P>
大周六大都护府中,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安西都护府则分管天山以南。</P>
两大都护府皆在西域境内,自然不适合发布募兵令。</P>
陇右募兵,其用意已然十分明显。</P>
当今圣上显然不会满足于防守态势,他需要的是进攻,不断地进攻。</P>
江景辰心中对此事看得透亮,却是不解沈廷知为何无端提及此事。</P>
“下官从小不喜读书,当年离京去到钱塘县养病,外祖父、外祖母对下官无尽疼惜,因而不曾上过一天私塾......”</P>
江景辰顿了顿,嘴角勾勒出一抹弧度,再次说出那句曾说过数次的话。</P>
“下官没读过什么书,胸无半点墨,不足以和相爷商讨如此国家大事。”</P>
“江侯爷实在是......太过谦虚了些!”</P>
沈廷知脸上并无异色,却是在内心不住腹诽。</P>
似圣上那样的人物,若非江景辰身具才干,绝不会启用此人。</P>
读书少或许是真,胸无半点墨也可能并不假,但绝不代表愚笨没有能力。</P>
别事尚且不论,但是能够如此坦然说出这样的话,其心性可见一斑。</P>
沈廷知念及此处,轻咳一声,话锋突转,严肃开口道:“圣上心意已决,届时若是让江侯爷前往陇右募兵,可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