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景辰如今的势头,朝廷之上即便是三省主官也得避让锋芒。</P>
只不过避让并不等于畏惧,也可能是一种必要的策略。</P>
李守拙不禁想起,去年入宫向母妃请教时,母妃曾说过江景辰之所以选择归京,极有可能是已经治好了当年重疾。</P>
既然母妃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父皇应该同样会有所猜测。</P>
那么父皇之所以重用江景辰,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目的?</P>
江景辰拒绝了自己,也间接与安王交恶,如此这般有恃无恐,是否背后有着父皇授意?</P>
还是说另有倚仗?</P>
不,不对!</P>
世间还有什么依仗能够比得过帝王?</P>
李守拙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理所当然认为江景辰有恃无恐,乃是受到了父皇某种授意。</P>
父皇登基多年,江山稳固朝臣拜服,如此形势之下却迟迟不肯立下太子。</P>
也就是说,父皇意属之人,既非长,也非嫡。</P>
想到这种可能性,李守拙心中生出一股难以遏制的怒气。</P>
他好歹占了个“长”,而安王则是占“嫡”,父皇不选长子,不选嫡子,却是意属其他皇子,这算什么?</P>
他心有不甘,愤愤不平,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父不慈,子何孝?</P>
邵沅朗还在滔滔不绝,讲述着利与弊。</P>
李守拙一个字都不曾听入耳中,深深吸了口气,抬手打断邵沅朗的话。</P>
他看向麾下谋士,心中暗自有了决断,缓缓开口道:“来人,去安王府送帖,本王要设宴款待三弟。”</P>
众谋士脸色闪过一抹惊愕。</P>
邵沅朗若有所思,嘴角不自觉扬起一丝微弧。</P>
......</P>
当李谨言收到来自纯王府的帖子时,一时间想不明白究竟是何用意,独自在书房想了许久,最终决定前去赴宴。</P>
夕阳西下,夜幕渐浓,余晖如金般洒落在大地上,天地间一片金黄璀璨,仿佛被一层金色的纱幔所笼罩。</P>
李谨言下了马车,回身望了眼落日余晖,轻声自语:“晚霞虽美终黄昏!”</P>
晚宴设在王府花园,四围百花绽放,花香四溢。</P>
席间只有李守拙与邵沅朗二人。</P>
见安王前来,邵沅朗赶忙起身行礼。</P>
李谨言挥了挥手,目光从始至终都在李守拙身上。</P>
“谨言见过皇兄。”</P>
“自家兄弟,无需如此客气。”</P>
李守拙言语亲近,却是端坐主位,丝毫没有想要起身之意。</P>
太子未立,皇子间以长幼排序。</P>
他便是要通过这种方式,以此来树立威严。</P>
哪怕是以这种近乎幼稚可笑的方式。</P>
他是长子,不管诚心与否,所有皇子都该向他行礼。</P>
这是封王之后,二人首次在私下场合相见。</P>
面上皆是保持着兄友弟恭,私底下却是各有心思。</P>
李谨言落座后看了眼邵沅朗,含笑道:“没曾想小公爷也会在此,着实令本王有些意外。”</P>
所谓小公爷并非爵位,只不过是私底下的敬称。</P>
他当然知晓邵沅朗已经归入纯王阵营,也正是因此才会以小公爷相称。</P>
不是给国公府面子,而是借此称呼讥笑嘲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