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魏征,咱少说点话可还行(1 / 2)

【从汉末的黄巾之乱算起,直到唐朝的建立。】</P>

【华夏经历了2小时零7分的动荡时期。】</P>

【16:15:12,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P>

李世民的面色一沉。</P>

提及他的上位,就绕不开玄武门之变。</P>

总是有些大臣上奏说他“弑兄弑弟,得位不正”。</P>

他心里苦啊!</P>

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就要没命了啊!</P>

他都被太子李建成逼到啥份上了!</P>

不弑兄活不下去啊!</P>

自己也没有大逆不道弑父。</P>

父亲李渊现在是太上皇,还活的好好的呢!</P>

据说纳了好些妃子,想给他生好些弟弟妹妹。</P>

还好天幕只是将玄武门之变一笔带过,民间百姓大半还是不知情的。</P>

不然他这老脸往哪搁呀!</P>

【他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P>

【他多次对外用兵,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被西域诸国称作“天可汗”。】</P>

【他在位时期,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经济复苏。史称“贞观之治”。】</P>

“天可汗!”</P>

“贞观之治!”</P>

李世民激动的来回踱步。</P>

长孙无忌、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一些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期的旧臣,也是激动的一脸通红。</P>

他们曾一同策划了玄武门之变。</P>

看着李世民这些年有时候会因为玄武门之变愧疚。</P>

他们这些老臣心里总是不是滋味。</P>

但是也毫不后悔当时的选择。</P>

当时他们无路可退。</P>

玄武门之变已经是历史上代价最小的政变了。</P>

如今天幕道明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P>

从东汉末年到唐朝建立之初,华夏只有西晋初期和隋文帝时期短暂安稳。</P>

隋炀帝又给大唐留下很多烂摊子。</P>

这种条件下,开创治世难度何其高!</P>

他们的皇帝做到了!</P>

曾经批判李世民弑兄杀弟的大臣此刻已然心悦诚服。</P>

一些机灵的大臣早已跪地:</P>

“陛下开创“贞观之治”,大唐必将福祚绵延!”</P>

程咬金忍不住哈哈大笑:</P>

“我看以后谁还敢拿玄武门之变来攻讦陛下!”</P>

李世民脸一黑。</P>

那你还提这做甚。</P>

魏征似乎听不得这些好话,立马跳出来道:</P>

“陛下还需专注当下,不好好治世,未来可是会变的。”</P>

李世民无语。</P>

这一个两个的,不能让朕开心下是吧。</P>

“魏征,咱少说点话,多看天幕可还行!“</P>

......</P>

被软禁的太上皇李渊看着天幕久久不能言语。</P>

自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射杀。</P>

自己也被退位幽禁,做了太上皇。</P>

他不是没有埋怨过李世民。</P>

为何要有谋逆之心,不好好做一个逍遥的秦王?</P>

他自会好好劝谏李建成,给弟弟留一条生路。</P>

现在看到天幕说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P>

他懂李世民为何有做出这等丰功伟绩的动力。</P>

除了他自己的抱负,帝王担负的责任。</P>

更重要的是。</P>

李世民想向他这个父皇证明。</P>

向天下的百姓证明。</P>

他比任何人都适合这个皇位!</P>

弑兄不应该是他的污点!</P>

而是他开创治世的起点!</P>

他无愧于大唐百姓!</P>

“这天下交给你才是正确的。”</P>

“二郎,父王不会再怨你了。”</P>

两行清泪从他眼眶中缓缓流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