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继续播放。</P>
正在此时,旁边酒桌上的路人听到他俩的对话,疑惑道:</P>
“嗯?辛弃疾?”</P>
“他不是个写词的吗?”</P>
“怎么就变成名将了?”</P>
辛弃疾听到之后怒吼:</P>
“写词只是我的副业!”</P>
“辛大爷我可是武将!”</P>
“武将!”</P>
“哼!想当年,辛大爷我也是气吞万里如虎!”</P>
“二十一岁时,我单人独马星夜奔袭,追击百里取叛贼首级!”</P>
“二十二岁时,我率五十轻骑,突入五万人金军大营,生擒叛军!”</P>
“说我是您的小号,一点也不为过啊!”</P>
天幕中介绍起辛弃疾年轻时的功绩。</P>
【叛贼指的是义端和尚,窃取义军大印去投敌的叛徒。】</P>
【叛军指的是张安国,他趁辛弃疾南下之时,谋害义军首领耿京,并解散义军,后投靠金兵。】</P>
......</P>
南宋时期。</P>
宋孝宗赵昚看着天幕若有所思。</P>
他是知道辛弃疾此人的。</P>
辛弃疾在年仅二十二岁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P>
的确是个狠人。</P>
辛弃疾在回归初期,不停地为北伐事业献计献策,如《美芹十论》、《九议》。</P>
但是辛弃疾的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只因他的身份是“归正人”。</P>
“归正人”就是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朝廷对北方沦陷区里的汉人的蔑称。</P>
这一理念还是右丞相史浩提出来的。</P>
史浩还说,中原绝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P>
因此,南宋朝廷对北方来的汉人都委以闲职,不敢重用。</P>
辛弃疾的一家人在金国那边做过官,这一点是赵昚十分忌惮的。</P>
毕竟前朝出了一个秦桧,他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去让辛弃疾统领南宋大军。</P>
万一辛弃疾是下一个秦桧,那南宋将得不偿失。</P>
辛弃疾为官期间,多次遭受弹劾被贬谪,现在已经回乡了。</P>
不过,以他观看天幕这么久的经验来看。</P>
天幕中所提及的人物,除了慈禧,皆是能力超群,抱负不凡之人。</P>
如果辛弃疾真的能得到后人的认可。</P>
他不再介意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重用辛弃疾也未尝不可。</P>
于是,他仔细的看了起来。</P>
......</P>
霍去病疑惑道:</P>
“既然辛将军您实力如挂,为何不点兵沙场,收复河山?”</P>
“反倒转行霸榜华夏后世语文课本去了?”</P>
辛弃疾无奈道:</P>
“哎,生在这铁血大宋,防武将如防贼寇!”</P>
“我纵然有复国之志,也奈何不了那满朝虫豸!”</P>
辛弃疾想起来他刚入朝为官那会,整天喊着我要北伐!</P>
而主和派却一直反对,他们说治国不是打打杀杀,而是称臣纳贡,和亲互市!</P>
辛弃疾接着说道:</P>
“更别说,面对匈奴来犯,您的老板汉武帝霸气开口,寇可往,我亦可往。”</P>
“而我们的老板......一言难尽呐。”</P>
“我来给霍大哥演示一下。”</P>
辛弃疾掏出手机拨打电话。</P>
“宋老板,我想北伐!”</P>
对面传来声音。</P>
“啥?噢......”</P>
“你这个事啊。”</P>